面对顾东桥对知行合一,人们会一味的寻求自己的心,而抛却万物之理时,王阳明先生给予了这样的回答。一味地寻求本心而抛弃万物之理,这本来就是失去本心的。万物之理,并不在自己心外,于自己心外寻求万物之理,也就没有了物理。抛弃物理而寻求自己的心,心又是什么呢,心的本体是性,性也就是理。知的真切笃实处是行,行的精明觉察处就是知。行为的发生一定是有意来引领的而产生这种意在于心的觉知,当一个人正真“知”的时候,必定会在他的行为上表现出来。一个人只有真正“知”的时候才会按照自己所知去做事情,自己的心如果觉得这件事物处理的方式是错的那么他才会不那么去做,一个人的“知”没有在行为上显现出来的,那么他可能不是真正的“知”。真正的“知”不仅仅是一味的寻求自己的心,而忘却万物的理,真正的“知”是不会忘却万物之理的。理来自于本心,本心即理,知也来源于本心,本心即知。心只有一个,从它的整体恻隐而言叫做“仁”,从它能忖度适宜而言叫做“义”,从其思索有条理而言叫做“理”。‘仁’、“义”、“理”皆不是从心外所求的,它们皆来自本心。心虽主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人心。存养自己的内心,就是寻求万物的理,心主身,然管万物之理。有的事情你看到的是什么说明你就是什么样的人,不是事情带有颜色,而是你心带有自己的私欲。圣人有着一颗能映照万物,明镜似的心,他们看待事物时不偏颇不,是因为他们看待事物接近最纯净的本心,也就是最真切的理。他们看待事物是从理出发,没有带有私欲。他们是真正的“知”,知行合一,寻求本心的纯净,也就是寻求着万物的理,心的本体是性,性即是理。知行本为一体。
传习录11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论语》之博约”,是指孔子说:“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颜回也说老师“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博学于文献...
- 先生云: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心即理,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