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原文:
三月晦日偶题
(宋)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市)人。北宋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
白话译文:
节令风物不断递换,变化常新;痴心儿女,你们为什么要苦苦地挽留春天?那五彩缤纷的花朵凋谢又有什么可恨?夏天的树木,浓密葱绿,不也一样使你合意欢心!
作品赏析
《三月晦日偶题》是北宋诗人秦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首先从节令上着手,说自然界的风物,随着季节的转换而不断更新,而痴心儿女何苦要对春天苦苦留恋;三四句从反对痴心儿女对春天的逝去而伤心遗憾上着手,指出对繁花的凋谢不需要抱恨,接下来的夏天,树木荫浓,同样令人高兴。诗一反旧例,没有悲伤的情调,却是顺其自然,豁达开朗。
诗富有哲理,蕴含“理趣”。“三月晦日”,即暮春三月的最后一天,过了这天,意味着时令进入夏季。春去的伤感,对于情感敏锐的人而言,不言而喻。春去的伤感,对于情感敏锐的人而言,不言而喻。但这首诗,却反其道而行之,写出了新意。“节物相催”,是自然规律,非人力所能为。因为新陈代谢,是自然运行的铁的规律!但那些“痴心儿女”却想“挽留春”,不欲让春归去。这样写足了人们对春将逝去时的怅惘之感。为诗的后两句翻出新意,做了充分的铺垫。后两句,反振一笔,如异峰突起,醒人耳目。繁华似锦(“芳菲”)的春天归去,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那“阴阴”的“夏木”同样“可人”,诗人的乐观、豪放,豁达。
课程收获:
今年家乡的夏天似乎来得有些晚,虽然时令已经到了夏季,但是这里的气候仍然是多风阴冷的,夏天的味道似乎还不是很浓。但依然挡不住孩子们读诗的热情。由于今天是五一节后第一天上课,很多孩子路途遥远,到校的时候已经八点了,我们只能听了彩虹花的回放课。
对于题目中的“晦日”,在张老师的讲解下,孩子们明白了它就是春天的最后一天,我们即将迎来炎热的夏天。对于古诗的内容理解,六年级的孩子已经耳熟能详,在小助手的带领下大家美美的读了古诗。这个清晨似乎同样就这样结束了……
这时我瞥见一只小手高高的举起:“老师律诗和绝句有什么不同?”我在大脑里迅速的组织答案然后告诉他:“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每句七个字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如我们最熟悉的李白的《静夜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此外,每首诗偶句句末必须押韵,七言律诗的三、四句和五、六句要对仗,就是我们常说的对偶句。”在彩虹花晨读课的熏陶下,要对付这些小机灵鬼,是必须得储备有大量的知识才行。这些淘气鬼们,逼迫老师也不得不沉下心来多学习多研究了。
接着的语文课堂,正好要学习两首古诗。我就想让孩子们以彩虹花晨读的形式,自己完成这两首古诗的学习。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准备以后,我就点名让孩子们做今天课堂的小老师,没想到他们按照以往参加彩虹花晨读的模式,先从题目、作者、注释、诗意、体会到的情感等有板有眼的讲起来,之后还带领大家齐读、指名读,分组读。几个孩子每个人讲的内容还真是不同,把整首古诗分析的透彻,明了。尤其是在朗读的指导上还真是有老师的范儿。我坐在教室后面,今天也体会了一把当学生的感觉,真好!
经历了春的孕育,我们迎来了夏的浓荫,必将能带来秋的丰硕。我和孩子们徜徉在彩虹花晨读的海洋里,必将让这朵花开得更艳更美。
晒一晒孩子们的诗配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