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一书是费孝通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完成了的一部著作。在这么久远的年代,本书对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支配人们社会生活的一种特具体系作出分析。是否已经在当今这个现代社会对失去意义,不再适用了呢?在看完本书的前三章后,我发现并不是这样的。当今中国社会虽然在急速变迁,但仍然处于一个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有着许多矛盾与冲突的一个时期,社会上仍存在许多与书中分析相类似的情况。
在我看来,两者出现激烈的矛盾,根本在于社会性质的不同。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以村落为基础,世代相传的一个聚居单位,一个小集体。一个个村落内部非常团结,近邻关系如同亲人,可一旦放大来看,一个个村落之间却是隔开的唉,孤立的。近村关系形同陌路。之所以形成这样一个相互存在隔膜的社会,离不开“乡土”二字,古时咱们中国世代以耕地为生,每一个人,每一代人都离不开土地,正是农耕社会的特点,让人们对土地产生极为深厚的情感,于是乎,经过几千年的固化,凝成生于斯,死于斯的乡土中国。一代代的坚守,一代代的传承,让我们的行为口口相传,受风俗、习惯的影响,思维固化,生活平淡,板木。生活平淡死板,具有严格的规律性。
现代社会,家庭,公司,学校以及各种集体是开放的,包容的。每个城市中的人都要融入到大大小小的不同集体中。与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范围内的人接触交流,受到各种思想的冲击,各种文化的熏陶。思维灵活,适应新环境能力强,至此,就可以充分体现出乡土与现代的巨大差别了,同时。在这两种社会环境中,咱们活动所受到的约束也完全不同,乡村之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们总是反复用从自己长辈处听来的风俗习惯,提醒、约束后辈的行为举止,根本没有文字进行具体的记载,规范。而在城市中,法律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人都无法逃避。法律是没有余地的,但它是绝对公正、合理的。乡土风俗是根深蒂固的,同时含有许多落后、腐朽的封建思想,是很难与时俱进的。正是不同的生活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定了迥异的社会性质,从而产生了阻碍与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