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火枪手》观感
《三个火枪手》是法国十九世纪作家大仲马1844年出版的小LesTroisMousquetaires,又译作《三剑客》或《侠隐记》。
故事内容是没落贵族出身的达达尼安到巴黎投军,加入国王路易十三的火枪手卫队,和其他三个火枪手成为好朋友。他们为了保护王后西班牙公主安娜·奥地利的名誉,抗击红衣主教黎塞留,击败黎塞留设置的重重障碍,前往英国,从白金汉公爵那里取回王后的钻石,挫败了黎塞留挑拨国王和王后的阴谋。
大仲马有句名言:“历史是什么?是我用来挂小说的钉子。”《三个火枪手》正是挂在1625年到1628年这段法国历史的钉子上的一部优秀小说。
该书曾五次被翻拍成电影作品。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也同样场面恢宏,蔚为壮观。美女帅哥帅叔视觉盛宴 ,华服宫殿飞船战争,有些加勒比海盗的味道。不过,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达达尼安与三个火枪手的友谊。
在古希腊人看来,道德的伟大就在于对朋友有始终不渝的爱,对于敌人有不可磨灭的恨。
剑术超群的乡下青年达达尼安,为了成为火枪手,便带着父亲写的一封信,前往巴黎寻找国王的火枪卫队队长——德-特雷维尔——他的同乡。
在巴黎,性急而又天不怕地不怕的达达尼安先后与“冷面枪手”阿多斯、“红斗篷”波尔托斯、“美男子”阿拉密斯不打不相识,并与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此后,他们又一同去拼命——为了王后奥地利安娜的名誉到英国伦敦给白金汉公爵送信,并取回那串价值连城的钻石项链;为了和平,又奉国王的命令参加了拉罗舍尔围城战......
法国、英国场景的不断切换,炮火、飞船、剑客的决斗……都为影片增加了观赏性。尤其是打斗期间,没有一个人喊苦,没有一个人叫屈,每一个人都是发自内心的开心。
莎士比亚说;“朋友间必须是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真正友谊。”
情是至清至纯至美的,它像眼睛里容不得沙子一样容不得任何功利性的东西和一切虚假的,丑恶的东西。
正如伟大的别林斯基所说:“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一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
从达达尼安首次来到巴黎,坐骑被人嘲笑,自高自大,不知天高地厚让嘲笑者向他的马道歉;到最后终于凭借自己的勇敢、卓尔不凡的剑术将其消灭,并加上那句“你早该向我的马道歉”简直就是一部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浪漫史诗。
喜欢达达尼安的率真、勇敢;欣赏米莱狄的美貌与智慧并存,虽然有些邪恶;自认为白金汉公爵最帅,虽然有些不羁,但那种衣着华贵的浪子范简直独具特色。路易十三的呆萌造型及演员本身都不甚喜欢。连同他那布娃娃般的皇后简直被她的侍女抢进了风头。
《三个火枪手》的主要文学成就,在于它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达达尼安的机智勇敢、重朋友之情,阿托斯的处事老练、嫉恶如仇,波托斯的粗鲁莽撞、爱慕虚荣,阿拉米斯的举止文雅、灵活善变,米莱狄的年轻美貌、心狠手辣,红衣主教的深不可测、阴险奸诈,博纳希厄太太的纯真善良以及她丈夫的愚昧可笑的性格都活生生地跃然于纸上,表现得恰到好处,淋漓尽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向人们展示了当时法国社会的宏伟画卷。
书的主人公达达尼安和一些主要人物都有原型。有一个小说家叫库蒂兹,曾出版过《国王第一火枪队副队长达达尼昂先生回忆录》,作品中的达达尼安、特雷维尔、博纳希厄太太、米莱狄和三个火枪手的名字,都和《三个火枪手》中的主人公的名字一模一样,只不过他们的身世和故事有所不同。因此,严格说,《三个火枪手》实际上是一部经改写的小说,但是,它凝聚了作者的智慧和才华,无论从内容还是艺术上都大大地胜过了原作。
亚历山大·仲马(Alexandre Dumas,père,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文学界称大仲马,法国19世纪上半期浪漫主义作家。于1802年7月24日生于法国的维勒-科特莱(靠近巴黎),为黑白混血。
维克多·雨果评价大仲马时说:“他就像夏天的雷阵雨那样爽快,是个讨人喜欢的人。他是浓云、是雷鸣、是闪电,但他从未伤害过任何人。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像大旱中的甘霖那般温和,为人宽厚。”大仲马还被别林斯基称为“一名天才的小说家”,有些时候,你不得不承认那1%的灵感甚至超过99%的努力。大仲马当属此类。所谓大师,就是让人膜拜的,因为你永远无法企及他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