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一代的我们,学习是靠自己的,爸妈是很少管的,成绩好就继续往上读,成绩不好就读个初中或技校早早出来打工。 家长、社会对孩子的成绩看得很淡,没有陪读、没有培优,没听说过哪个孩子抑郁了、休学了、跳楼了、割腕了,大人们也没有觉得早点出来打工有什么不好,整个社会一派祥和安好。
等80后的我们当妈妈了,孩子的学习不能光靠他们自己了,有些阅读拍视频、做手工的作业,家长不参与还真不行。
培优、陪读的风席卷全中国,家长、社会对孩子的成绩看得很重要,一二年级的孩子考99分、100分的,一个班有一大半。到了三年级,孩子们都很少下楼玩了,校内作业、校外补习班的作业,把他们的业余时间几乎占满。
育儿的转变这么大,几乎让每一个80后妈妈的内心,挣扎、扭曲、痛苦不堪。 一边抗拒培优,一边又不甘心自己的孩子考不上好学校,主动去找各种培优资源;一边鄙视现在教育大环境的卷,一边又趋之若鹜的加入这种卷。
这都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你对孩子的这份苦心,他们不懂!分分钟跟你对着干,气不死你也得把你气得火冒三丈。
正所谓“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
在这样扭曲的心态下,我多次被我那儿子气到哭。不是他不爱学习,而是他学习的热情时高时低,像武汉的天气一样变化莫测,让你措手不及。
你提前给他安排好的补课行程,他可能前一天觉得还挺好的,第二天却突然气鼓鼓地不想去了。说不去就不去的那种,死犟死犟。你不得不舔着老脸给补习老师道歉,气到哭也只能忍。 可当你不跟他提学习,甚至想要放弃他,让他自生自灭时,他却又主动去学习。学了课内,还学课外,最近主动研究起世界历史和地球仪。
崩溃和惊喜穿插进行,大概就是05后的孩子带给80后家长的日常“礼物”。
其实,也不能完全怪05后的孩子们。现在的孩子从未吃过生活的苦,对于他们而言,学习的苦就是最大的苦。
而我们80后不一样,农村一代的80后,喂猪、放牛、插秧、割谷啥没干过?学习去了就可以不干活,对于爱学习的孩子而言,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城里的80后,是脖子上挂钥匙的一代,要自己上下学、回家帮忙做家务、简单的饭菜自己做,学习对于他们而言,也不算多么痛苦的事情。
但现在的孩子呢,上下学有接送,课余时间全部被排满,他们很少有时间去痛快的玩,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不听家长的话,想要逃避学习,大概率只是想拥有片刻属于自己的时间,那少得可怜的可以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 他们,其实也挺可怜的。
很多时候,真不是孩子不够好,是80后的家长被教育大环境整懵了。
我们很多时候的崩溃,来自于放不下面子思想,来自于自以为是的对孩子好他们却看不到,来自于对升学的恐慌、焦虑、对孩子未来的不确定,来自于自身没有给孩子兜底的实力和勇气。
如果我们有很多很多的钱和资源,大可以不让孩子接受应试教育的苦,而是走素质教育另外一条路。
事实上,北上广深的富豪们,早都不鸡娃了,他们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给孩子铺就了一条真正符合他们个性发展的教育之路。
但,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对于普通人而言,应试教育、高考,可能是教育领域里最公平的一条路了。
既然没得选,那就只能调整自己的心态。
和孩子斗志斗勇的路上,斗不过他们不要觉得羞愤,现在的孩子难管那是因为他们涉猎广泛、内心够强大、足够有主见,其实是好事。
回想下,电影里的哪吒,爹妈又能奈他如何?多给予正确的引导而不是管教,哪吒最后不还是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育儿路上,心态偶尔崩溃,很正常。 越是爱孩子、关心孩子、为孩子计深远的,越容易崩溃。 但崩溃过后,不要忘了思考、冷静、沉淀,习得平静、大度、宽厚、慈悲、友善,让自己快速成长。
只有自己早日成长为内核稳定的家长,孩子才会在你的正面影响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