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份的某一天,雷军和马云在同一天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从这一天开始零售行业开始加速洗牌,先是盒马鲜生横空出世,成为零售业标杆,再是阿里巴巴224亿收购大润发,沃尔沃大规模关店,永辉超市5.59亿收购中百集团10.14%的股份,再加上前几天苏宁收购家乐福。苏宁、阿里、腾讯之间在零售业展开了一场大战。
除了传统的商超,零售业在便利店领域也打的火热,其中我认为最值得讨论的就是711,711可谓名副其实的便利店鼻祖,如今711在全球有7万家门店,仅仅东京一座城市就有2700多家,但是为什么一直扩张的711,到了中国就不灵了呢,进入中国15年来,711在北京仅仅开了250多家店,被便利蜂,全时吊打,在上海711更是仅有120家,而他的竞争对手全时有2000多家,那究竟是什么阻碍了711的脚步呢?
先来分析一下便利店变得受欢迎的原因,在电商兴起之前,大的商超一直凭借更全的品类,更低的价格主宰着市场,那时候的超市打出的口号都是一站购全,但是商超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因为大型的商超往往都是开在一些商圈内,虽然它的品类全,价格低,但是额外的交易成本有时会很高,比如我们需要开车好几公里,或者坐公交,挤地铁。
当互联网出现之后,网上购物在家里就能完成,而且价格也便宜,所以人们开始普遍在网上购物,由于市场的网络效应,物流的成本也越来越低,速度也越来越快,导致人们越来越依赖网购,商超的优势不再突出。
那为什么便利店却火了呢?因为有些商品在一些时候不适合网购,比如你在逛街,感觉有些口渴,从网上买瓶水的话,估计送到人已经干了,这时候就只能去附近的便利店去购买,再比如晚上正在家里做饭,发现没盐了,如果从网上买盐,送到人已经饿的两眼冒金星了,还是只能去楼下的便利店购买,这就是便利店的优势——离得近。
那按理来说711的春天来了呀,可以撸起袖子在中国大干一场了呀,为什么就落得今天这步田地呢?
我认为主要还是711的运营能力太弱,对用户,商业氛围,生态环境的理解力不够,711受到的打击是来自阿里巴巴,京东这种互联网电商线上线下联合的新零售业务,而711没有线上的资源和经验,在日本,711可以做到千店千面,随时调整每家店的SKU,效率非常高,但是在中国就不一样了,中国的市场太大了,互联网太发达了,像天猫这种电商网站,掌握着足够的数据,711根据需求调整SKU,但是如果有他根本不知道的需求呢?他可能永远也想不到他所在的小区有很多猫粮的需求,因为他所有的SKU里面根本没有猫粮,而天猫因为有足够的数据,就可以精准的选择SKU,在这件事上“天猫们”做的更好,效率更高。711一下就失去了它曾经叱咤日本的运营能力,被拥有更多数据的便利蜂,全时,天猫小店,京东便利店吊打。
所谓的新零售,不过是更高效率的零售,是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万千组合中的一种,如今的便利店就是电商通过数据把物流后台化,让前端便利店更高效的运作,在这个战场中,谁的效率高,谁能满足顾客的需求,谁就能赢得市场的认可,711的挑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