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互联网经济浪潮的思考
互联网的兴起
其实互联网到底什么时候兴起的我不太清楚,只记得,当我读研究生的时候,互联网已经火的一塔糊涂,仿佛忽然之间,全中国最有钱的就是互联网公司了,比房地产还要牛。从哪里看的出来呢?毕业的师哥师姐们动辄十几万二十几万的年薪,是那时候想都不敢想的。当时北京的房价都没有高的这么离谱。现在流行一句话“房价都是被程序员搞起来的,哪里有程序员,哪里的房价就高”。不用仔细地去想,稍微懂一点的人都会赞同。
互联网的兴起可能从零几年就开始了,但上大学(10年左右)的那段时间里,好像大家对互联网的敏感度还不是那么的高,淘宝那时候开始盛行。笔记本电脑和触屏的只能手机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盛行(当然,NOKIA从那个时候开始走下坡路,感觉这是一个手机时代的落幕)。
互联网的疯狂
互联网伴随着阿里上市的前后两年彻底进入了疯狂飙车时代。BAT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三巨头,Android和IOS的兴起给互联网的盛行铺平了道路。可以说只要你能有一个APP,你就在互联网中有一席之地。
程序员在这个疯狂的互联网时代变成了宠儿。离谱的工资让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羡慕嫉妒恨,并且互联网薪酬还在近两年超过了金融从业人员,成为了世界第一的高工资。
互联网疯狂背后的反思
互联网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在中国,由于人口的红利,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给人们带来便利了,它已经开始泛滥了。同一个类型的APP会有十几款,同一类型的互联网企业会有十几家。大家陷入了疯狂的追逐和竞赛时代,完全不计后果。
很多人都觉得这几年通货膨胀及其的严重,确实,但严重的是通货膨胀远没有互联网膨胀严重的多。
对比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互联网是那么的竟然有序。社交类的代表仍然是Facebook,搜索类的代表仍然是Google,手机的代表仍然是Apple,网络零售代表仍然是Amazon。其他也有一些创业型的公司,但没有那么疯狂,例如大数据应用界的Splunk,仍然是稳扎稳打,求实和创新。
我也想过创业,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从业人员,我从来没有想过在互联网方向上创业。因为我觉得实体更重要。互联网行业就是一个杀手行业,大多数人进去后都会遍体鳞伤。大家都处于一个焦虑的时代,不是加班就是在加班的路上。
现在中国国内的互联网,需要一份冷静,需要一份对质量的坚持,对创新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