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1915年写了一首诗:《未选择的路》,用他所擅长的自然的语言叙述了所有人面临“选择”的问题,流传至今。
那一年,他41岁。
从16岁开始,他写诗,做鞋匠、教员、农场主,徒步漫游,频频投稿,并未获得编辑的青睐,直到38岁依然籍籍无名。那个时候,美国作家到欧洲创作是一股潮流,于是,寻着诗歌的足迹,他放弃了美国一所师范学校的教职,带着妻子和四个孩子来到英国。他们卖掉了祖父遗传下来的农场,加上教书所得的一点积蓄,在离伦敦不远的村庄找到了一座木板茅屋的新家。就是在这里,他结识了叶芝等诗坛巨匠,不久,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他的第一本诗集《孩子的意愿》出版了。在他本人还没有拿到样书的时候,当时伦敦文坛举足轻重的诗人庞德撰文推荐,说它是美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最好的一本诗集。他的诗采用传统押韵的形式,自然朴素,这些曾经被视为平庸的特质,一下子吸引了读者,评论界也是好评如潮。紧接着又出版了第二本、第三本诗集,这些诗都是在他来英国前写就的,一直沉睡于无闻。
他是看似幸运的,在中年的转折里,他选了一条人迹稀少的路,经历最初的“很穷”,还是摘得了诱人的果实。
我们有多少人,也时常在这样的岔口顾盼,左手康庄大道一眼到底,右手崎岖小径灾祸难测。
每次逛公园或者爬山,我都喜欢走小路,巴不得一直无法行进到大路上,因为我不知道小路上有什么意外之喜。有一次在共青森林公园,先生带着孩子玩勇敢者道路,我一个人绕着小路走啊走,居然行至土坡起伏树高草盛的罕至之处,有那么几分钟看不到一个人,小路上覆满树叶没有一个脚印,除了我快步踩在树叶上的莎莎声,一片寂静。心里是有点害怕的,但也涌动着一种莫名的兴奋。
走上人少的路,大抵都是这样一种惴惴不安却又停不下脚步想去窥探奇迹的感觉吧。前面有什么?更多的可能是,什么都没有,抑或是那些东西不值一提。就像公园的设置一样,集体价值观里的好东西肯定放在主路上,在所有人都会路过的地方。人生路上也是如此啊,人多的路一定更容易走也更容易获取生活所需。唯一的问题是,不一定有你想要的,而那些普罗大众的东西你已经厌倦。
一位朋友告诉我,她在银行工作了十年,如今每日人浮于事无所进益,想改变;
另一位朋友吐槽,近十年的HR生涯已经耗尽了所有热情,每天在安顿别人,却安顿不了自己;
那位在体制内享受福利房、上班还能织毛衣的朋友说,我感觉不到成长,出来就是废人一个。
美国的工业起步比中国早,这些问题早在1960年代就已经彰显,因此催生了《革命之路》一书,讲述人到中年生活职场的无力感、疲惫感。后来又被拍成电影,里面有一个片段:30岁生日那天,弗兰克似乎特别暴躁,他想起了他的父亲,一个曾经在他所在的那间公司上了20年班的无名职员。“当我小的时候,我爸每年会带我出去吃一顿,可我那时想的是,‘我长大了一定不要像你这样’。”
妻子和他说:“走,走,到巴黎去”。那时的巴黎于他们来讲,就像现在的大理于中国人一样。那是随便走进一家咖啡馆,一不留神就会坐在海明威坐过的椅子上、萨特写作的灯下、或者毕加索发过呆的窗口的艺术圣殿,一代又一代的文艺青年到这里追寻梦想……但是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实现,包括文中的主人公。弗兰克因为一次意外因祸得福,获取了晋升的机会,他放不下眼前的功名和安稳了。于是妻子通过堕胎全盘放弃,包括自己的生命。
和普通的文艺青年一样,书中的男女主人公是有他们的缺点的:自视甚高,却没有自己的立足点。妻子并无表演才能,却假装是为家庭牺牲了表演前途,明明她也就是群众演员里长得好看的那个;丈夫装作鄙视自己呆板的职业,敷衍着工作却对晋级充满渴望,他已经三十岁了,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长处。他们日复一日在自己所鄙视的平凡生活中消磨,却因为一丁点的高于众人的出挑而自觉高人一等,但是究竟做了什么?作者没有展现出来。也许什么都没做,只是在稀松平常的生活里维系中产阶级的虚假繁荣。即使最终去了巴黎,妻子能成为艺术界的一股清流吗?丈夫能找到不被自己鄙视又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吗?
一个碌碌无为的都市人,到了大理就能直上云霄吗?让你跟二冬为邻住在终南山你就能平静吗?他养了一群鸡,虽然鸡蛋没少吃,但是这些经历让他写了一本以鸡为主题的书。而你呢?对着空谷幽兰还是那句“真他妈的好看”吗!没有自己的立足点(内核),一样是踩在云端的惶恐不安。
所以我们大多数人,最终还是活成了弗兰克和他父亲的样子。
作为缺乏独立思考的一代人,我们一路求学的目的是解决温饱,所学大都不是所爱,甚至连自己热爱什么都不知道。当一个人没有解决温饱的时候,什么苦什么人性的压抑都可以忍受。但是如今,基本生活问题解决了,就跟弗兰克一样,有了一种在温床上腐烂的窒息感,开始问自己,要不要跳出来?
弗罗斯特38岁的时候跳出常规,一举成名,但是写诗是从16岁开始的,这是他的立足点。一直到41岁才写下《未选择的路》。
1915年,他回到美国,诗名日盛,在几所著名的大学中任教师、驻校诗人与诗歌顾问。41岁的诗人,才华绽放,馥郁芬芳,他提笔昭告:“林子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它改变了我的一生。”之后他四获普利策奖,如今旧居门口的路上,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未选择的路”全文。
结束语:
莫名的,华为离职的文章又开始传播。后台又是一连串的问候和问题,原谅我很少回复,不是我高冷,实在是没有资格为任何人指导人生。
有人问我,你的种子发芽了吗?谢谢关心。它正在努力地伸枝展叶,虽然不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但是感受到成长本身就是意义。三年时间,说长也长,但是在感官上还是一晃而过,我也就是在新的泥土里吸收营养,企图发个小芽,以证明在这片土壤所做的努力是能看到希望的。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