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文化》杂志社诸位同仁:
钧鉴。
我因有亲友在普陀山上工作,故阅读《普陀山文化》有年。觉得就刊物本身而论,无论讨论佛教文化(如余秋雨等)还是考证普陀山历史,都极为出彩,确是能体现一般普陀山上僧众及文化研究者的水平。但若只是提“文化”二字,愚以为则略显不足,若只谈诗论文,写景抒意,贵刊只能称是普陀山文学。然我非各位同仁,浑然不知办杂志辛苦。且西方谚语云:“有人要将一个人摧毁,不如叫他办杂志。”这里只发表一点浅见,愿各位同仁能将杂志办得更加别开生面,且多趣味。上可达佛学微言大义,下亦可匹学术期刊、学报。--学报之类,不过是关起门来得夫子自道。若《普陀山文化》能于佛法弘扬及普及大众上花些功夫,如此,方不负“文化”二字。直笔书之,言辞有过当之处,望各位见谅。
我昨日刚由普陀山游玩归来,在梅福庵偶见一位85岁高龄的老师傅(比丘尼)。两人攀谈起来,虽交谈不过数语。然老师傅口若悬河,丝毫无重听口吃。其细数在普陀一岛之上之生涯,由家世至出家,至现时百无一用,晒晒太阳。娓娓道来,十足可谓传奇。知其罪其,以俟将来?因而我忽有一想法,能否为老师傅做一口述历史专题,作为档案保存。现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兴未艾,将全山资历老年纪大的师傅集合起来,嘱其自撰回忆录,岂不快哉?各位同仁出面做一口述历史,为普陀山留下宝贵财富,若真能成功,各位功劳甚大,只是口述历史略显专业,我仅是提出一个设想,望各位三思之。
最后恳请每季寄一份《普陀山文化》供我学习之用。此杂志,若非山上有人,恐亦不易得也。若要订阅,请告知订阅方法,谢谢!此致:
敬礼!
2007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