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与你共享一首最朴实却最具深意的古诗。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冬夜读书示子聿·选一》(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自古以来,文人做学问莫不是不遗余力,从幼时开始,寒窗苦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一辈子。寥寥数人一举成名天下知。尽管如此,一代又一代的文人终生致知,治天下不得,那就齐家,齐家也不行,那选择修身。
修身也不易,修得一颗平凡虚静之心,万事不扰之身,如之何?诗人一言道破千万年的奥秘,唯“躬行”一法。书上的道理讲得再深再精,对于自身来说是浅显的东西,是似懂非懂的东西,是半信半疑的东西,如果你要获得什么,那就亲自去做。
诗人谈到的躬行有两层含义:第一,学习之时,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心领神会,为下一步打下基础。第二,脚到。行动,这个道理才算开始懂。梦里走了很多路,醒了还是在床上。想了再多,做了才知对错。
这也就是道理皆大同,人人命运却不同。
还记当年年纪小,读了许多书,走了许多的路。殊不知,一词一句,一花一叶,走过的每一条路,看过的每一寸风景,都浸润进了骨血中,成就了一个独特的我。
看到春天,心中总会浮现“乱花渐欲迷人眼”。
看到夏天,回想起“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秋风一吹,那是“我言秋日胜春朝”。冬天瑟瑟发抖之时,总会怀念“能饮一杯否”,要是的这样一知己,该是多妙!
当年读了许多书,总归太浅,经历一些事,才会懂得当年的真味。
每当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我总会想起这样一段话:
古人之观于天地、 山川、 草木、 虫鱼、 鸟兽, 往往有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 险以远, 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 瑰怪, 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如果想要走上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有志者事竟成。
走过了许多地方,也更能体会这句话,那些让人惊叹不已的景色,往往难得。行走在荒原之上,路没有尽头,汗水不止,气力将近,可当人真的站在最高峰,看世界的尽头,风景只有一瞬,镜头只有一秒。但感动却是长久的,不仅是风景的感慨,更多的是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