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的实践》全名为《葡萄的实践——一个滇南坝子的葡萄酒文化缘起与结构化再生产》,说白了就是:葡萄当初是怎么来的,葡萄和葡萄酒的生产在当地是怎么发展的,影响了什么,改变了什么,构建了什么。这是彭兆荣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田野归去来——人类学实证研究丛书”中的一本,作者为主攻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研究的郑向春博士。
之所以推荐这本书,首先是因为国内类似的出版物少之又少。中国的“葡萄实践”虽然从客观上缺乏历史积淀,但这本书中的调查相对来说完整详尽,研究角度具有启发意义,已实属难得。其次,虽然本书的田野研究选择的是云南弥勒的葡萄农场及酒庄,但它的大背景和在地变化轨迹却具有普遍性,尤其是涉及到葡萄引种历史和本地化身份的重建、权力关系的变化以及文化与经济因素对个人选择的影响,等等。这些内容既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又能让我们通过非常具体的细节去理解葡萄/葡萄酒实践对个体从业者产生的意义。
全书共分六章,开头的绪论基本上是对研究对象、研究背景和理论依据的具体说明(嗯,这毕竟是一本学术著作)。在这里,作者的一段引文可以被看做对研究理念的阐述:“商品化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文化认知的过程,商品的特殊化与普遍化界定,均来源于它被赋予的特定文化内涵,以及被归入的文化范畴,所以物的经济传记的本质在于,物被看做了怎样的文化结构实体。”
第一章“历史真实、叙事与实践”依旧非常理论,重点在于厘清一些重要概念,包括惯习(haibtus,即人群受到特定社会制度和知识结构约束而形成的习性)、空间、权力、文化和功利。我认为其中提到的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两个概念非常重要,一是每个社会结构都是(动态的)权力关系的等级体系,二是人们对发生于他们周围各种事件巨大的中和能力(迅速消化偶发事件并整合进公认结构之中)。十九世纪被偶然引入云南高原坝子的葡萄,正是通过不断的消化/中和-->权力关系重建而变成今天的“产业”的。
第二、第三和第四章是全书的重点章节,主要分析葡萄引发的各个层面的变化和构建。这些变化和构建涉及到:
1,个人劳作模式和习惯的形成;集体生产与集体中个人关系的形成;移民、外来人口、新业态和新经济的形成。
2,历史对身份合理化的作用和表述方法(血统);权力争夺中历史的解读和重建(故事的不同讲法);
3,外来文化事物的本土化表述(本地特色成为附加价值和身份的一部分)。
4,农民与土地的新关系(土地和葡萄,哪个是属于自己的资本);农民家庭生活中传统关系的变迁(说严重了,就是父权和夫权如何受到经济效益的影响);下放知识分子生活的变化(科学与技术的重要性)。
5,农场发展的轨迹:农业政策的改变、种植作物类型和经济回报的变化、经营方式的转变。
6、文化的初步形成;文化选择与经济选择。
第五章讲述原先由德钦茨中村向南传至弥勒的葡萄,如何在文化与市场的推动下再次回到茨中。这是一个能让研究和叙事完整闭合并变得有趣的点,除此之外窃以为对葡萄产业从业人员意义并不大。第六章分析葡萄酒的市场与消费,显然不是作者的强项,也不是这次推荐本书的目的所在。
结论:毕竟是人类学的学术著作,有时候会让葡萄酒产业的同行们觉得扯得有点远吧。但其中有很多很清晰的观察和思考方向,相信能帮助同行们更深入地理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大事小事。
《葡萄的实践:一个滇南坝子的葡萄酒文化缘起与结构再生产》 ,郑向春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简体中文,238页。ISBN-13: 9787301212417
本文原载于瑞云酒庄微信公众号 原作者王昭
本期推送内容所有图片均由原作者提供
酒公子支持正版。请尊重知识创造,购买正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