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感觉就是止不住的恶心,从胃里涌上来,一阵阵地,冲着鼻子和眼眶都发酸。但是我只能咽下去。我知道我这是躯体化反应,这是长期对刚才添饭行为的厌恶情绪累积而成,像是吞了个苍蝇一样恶心。
周日,正和身为父亲的男人和弟弟回老家扫墓。中午一起吃饭,爷爷奶奶就会煮大鱼大肉来表达关心,以往也总是这样,我每次都会为了让老人家开心而努力多吃,就算吃得泛恶心,也会一边夸好吃一边吃。因为除了我,别人并不这样做。可笑的是,没人知道我讨厌这样,我不喜欢老家重油重盐的口味,不喜欢吃到反胃,不喜欢没有人能观察到我的心意全当作习以为常。
这次煮了猪脚,很烂很多香料,但我吃起来又咸又苦又腻,为了照顾老人家做饭的辛苦,我不说,继续吃饭。终于快把碗里的饭吃完了,我送了口气,接着爷爷拿着饭盆过来说,就剩最后两坨饭,叫我分了。我一听到胃里就直泛恶心,我说不要不要,我吃不下,可以放到晚上吃,爷爷和其他人都说吃了吃了,便直接把饭放进我的碗里,我无言以对,只觉得无比的委屈,因为从小到大,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即使像吃饭时要不要多添一口饭这样的小事,从来尊重过我这个当事人的意思。我从一开始的说出自己想法到后来明白即使说了自己的想法也不会被听到。
与此对比的就是弟弟,因为从小是耐心的妈妈带他,在成长过程中对他种种想法和行为的包容,让他在听到要添饭时就敢拒绝,在收到饭以后更是有勇气更大声地拒绝,以表达自己的心情的不愉快。旁观者可能会认为这只是两人性格的不同,其实这完全不是性格的原因。能有勇气说出自己想法,敢表达拒绝的小朋友是在宽容和被爱的环境中成长的,过去的体验让他么明白,自己的想法会被抚养者接纳,当拒绝象征权威的抚养者的要求时,也不会被抛弃。这样的体验是十分宝贵的,在外的爱尊重会被孩子逐渐内化为心灵的养料,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值得被尊重的个体,自己也是值得被爱的人。
很多人常说,一个人内心强大不需要外界的关心,但是这句话并不适用于孩童的成长,每个人刚出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是十分脆弱的,成长过程中被感受到了原生家庭无条件的关爱,是他们认识爱的第一步,也是日后内心强大富足的基石,从来没有无中生有的内心强大。孩童时期的经历让他们在塑造自我认知时觉得自己是值得自尊自爱的人,长大后他们面对社会上的困难更容易坚持,也不会妄自菲薄,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是他们内心是有爱的,这份爱让他们内心充盈,足以抵挡外界风雨,而这份爱就是在他们孩童时期种下的。
相反,不敢拒绝,不敢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他们其实是在恐惧不安的氛围中长大的,如果愿意花耐心去引导他们一点点说出自己的想法,就会明白他们的想法十分让人心疼。他们会觉得如果拒绝,会不被人喜欢,甚至是被抚养者抛弃。
这类孩子的成长回忆大多是压抑不堪的,孩童时期他们表达自己想法和行为时被家庭抚养者批评,甚至不是简单的拒绝,会直接对尚未形成自己认知的孩子进行人格打压,而这就会逐渐内化成孩子对自己的认知。
比如我小学时期,有次吃晚饭时候,我趁妈妈去盛饭时坐在了她的位置上,像吓她一跳(儿童想法是很稚嫩的,所以与孩子相处不能用成人的要求为尺度,这也是大部分家长的教育错误)妈妈回来后果然很配合地说,宝贝你怎么在妈妈的位置呀!行为得到回应让我感觉很开心,接下来妈妈进入拿酱料,我又换了一次。这时候如果不想让孩子继续这种在家长看来属于游戏的行为,可以与还是就事论事地直接说,我们现在是吃饭时间,不玩游戏,吃完饭在玩。在这里身体我父亲的那个男人做出了错误示范是:他十分生气地瞪着我,熟练地开始数落我,都是这么大的人了,吃饭还不像个人样,你以为你换位子很可爱,看着就烦,没大没小……(他的绝活就是数落起来40分钟起步,通常是一个小时左右)这里就是就事论事的反例,一直是在批评这个人,不讲事情,不论情况,里里外外都是人的问题--换位子没问题,你换位子就是烦。吃饭没问题,你吃饭就是不像个人样……
对于孩童,并没有形成自己的自我认知,原生家庭中抚养者日积月累的人格批评就是在亲手给孩子打上了负面的人格烙印,逐渐内化成孩子自己的一部分,这是不合格的抚养者亲手造成的。同时孩子正处于脆弱的生存时期,需要依赖于象征权威的抚养者,被关爱的孩子没有生存焦虑,但长期处在打压的孩子会有很强的生存焦虑,担心会不会因为自己表现不好就被抚养者抛弃了,于是不敢拒绝抚养者的要求,甚至努力讨好,期待能够获得抚养者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