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拥有第一台单反,已然10年了。从第一次把摄影说成是自己的爱好,也好多年了。
如今,静下来想想,其实摄影,对我来说早已不再是单纯的爱好了,它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方式,帮我完成工作,思考问题,甚至切换了学习知识的视角。
这一篇,不妨一起来聊聊这份昂贵而美丽的爱好。
1、“虚实”的世界
镜头里让人痴迷的焦外虚化,曾经让多少人心醉。对,就是大家说的背景虚化,其实也有前景虚化一说。不管哪种,摄影上的原理并不复杂。当景深范围小于你的构图空间距离时,势必出现一部分画面的虚化。二者的差距越大,画面里虚化的程度越强。
而一位摄影师在潜心创作时,周围的一切都像那些被虚化的景物,扔到了焦外,镜头里只剩下了清晰的主体,镜头外只剩下了等待按下快门的他。这种全神贯注的状态,相信你也有过,就是心流,就是方励说的“飘出去”,就是海豹突击队的“整体同步”,就是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
回到照片外,所有的“其他人或事”也就是你的焦外,是被你虚化的。而只有你屏气凝神的那个人或事,才是你眼中的“实”。但实际上,一切的景物或事物,并不因为你关注或则忽略而存在或者虚无,只是对你是否重要而已。
理解了摄影画面的虚实变化,所以不必纠结世事的真假混杂;
看到了不同人的不同景深选择,于是不再奇怪为何“千人千面”。
2、无处不在的“减法”
我本人是从事供应链管理工作的。大概在2010年,一位很有智慧的阿姨问我:你既然喜欢摄影,那你说说摄影和供应链管理之间的关系?我想了半天也没答上来。她说:都是减法。
这句很有意思的结论让我想了很久。
一张照片,如果什么都想拍,你就什么都说不清楚。但如果画面里东西特别多,我们就必须通过构图、景深、曝光、色彩等手段,想方设法地突出主体,在一堆内容当中,找到那个最佳的平衡点,“虚化”掉那些不重要的,只把我们想要的主体拍清楚。
而供应链管理呢?其实也是一样。低成本,高质量,零库存,短交期,低风险,无限期的质保。很显然,不可能都让你占了。那怎么办?减法。减掉那些不是你现在必须得到的,减到出现可承受的平衡点为止。
不仅是我的职业如此,其实世间万物,无不需要平衡,需要一个“度”。如何在每次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个真的很难,但每次都选择那些最重要而且紧急的去做,这个时间管理的常识,其实说的就是“减法”。
3、“白加黑减”的人生
想必玩摄影的朋友都知道“白加黑减”,意思是背景亮过主体时,要增加曝光补偿;反之则减弱。后来就被大家总结成白加黑减。但前提是你先确定,高调还是低调? 不是态度哈,是影调。网上找了两个例子,如下面两个图。
很直观吧?上边就是低调片,主体远亮过背景。这时就需要压暗画面,求得质感;下边呢,主题又比背景暗,这时必须补偿曝光,画面才显得干净。
类似的,多少人曾经讨论过“逆境”和“顺境”哪个更利于成功。如果周围人比你优秀很多,人大多会选择努力跟上;反过来,如果周围都是得过且过目光短浅的人群,人也就容易变懒,泯然众人。
不难理解,那些身处顶尖大学的高材生,供职于优秀组织的精英,正是因为看到了更明亮的“背景”,也向往着高调的超越自己。也就自然会给自己加压,不断努力。相反,很多被慵懒环境拖累又缺少独立思考的懒人,自然也就被周围“更暗”的市井所同化了。更有甚者,听说过“宁当鸡头,不作凤尾”吧? 那些累了的“精英”们往往会求安逸,吃老本,去降维做一个“鸡头”。他们的舒适圈越来越小了。
另外,不得不提一个“极限”问题。人几乎不可能战胜所有的竞争,正如你必须知道相机的宽容度很有限一样。面对太大的光比,无论你怎么补偿,曝光都不可能正确了。怎么办?要么补光或者上滤镜,要么就得转移阵地了。
所以,人生能加减多少,也取决于,黑有多黑,白有多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