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出现在你面前,肌肉包着骨头,衣服裹着肌肉,盛装而来。
你想读懂她,就要坦诚相见的态度,用心了解,虚心求教;就要学会望闻问切,知其表里,懂其想法;就要有一双X光般透视的眼睛,扫描其骨架,穿透其内心。
而一本烂书,根本不值得你花时间去努力,甚至根本不值得去解读,因为你即便努力半天可能还是一无所获。
一、如何选书
读书前,你要明确:必须自己有意愿,并且乐意发掘值得一读的书籍,而非被动读书。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
1、阅读分类:
1)获得资讯的快餐阅读,包括报纸、杂志、新闻讯息。目的是获取周围生活中的新鲜事,让社交、互动不至于无知而陷入尴尬。
2)放松娱乐的消遣阅读,包括小说、刊物、猎奇故事。目的是打发时间,仅限于感官刺激,不追求深入求知。
3)提升自我的沉浸阅读,包括实用书籍、理论书籍、文史哲书籍。目的是理解世界,增加认知。
娱乐的方式有很多种,有趣的资讯也不胜枚举,一本消遣或娱乐的书可能会给你带来一时的欢愉,但除了想了之外,你也不可能再期待其他收获了。
你以为会有所成长,但那也只是因为你头脑里多了一些你没读这本书之前的讯息而已。心智跟过去没什么两样,只是阅读量的改变。
这里给出的方法,针对沉浸阅读,它要调动敏锐的观察、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空间、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等。
2、选书路径
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能帮你把问题想得更清楚,因为这些书的作者都是比一般人思想更深刻的人。
1)读书是对话,选书是选对话人。可搜索作者生平,是否在其擅长领域有所建树,是否为你要猎取知识领域内的扛鼎者。如果是,祝贺,书值得读。
2)作者多半不止一本书。因为某本书而喜欢某个作者,可以将该作者名下的所有感兴趣的书籍都读一遍。
3)作者也会有偶像。爱屋及乌,顺着这条路线,你会挖掘到更多有趣的书籍。比如你喜欢莫言,就应该知道他深受魔幻现实主义流派影响,马尔克斯的书你就值得一试。
4)经典耐得住时间。那些已经过了那么多年仍然霸占畅销榜的书籍绝对值得一读。
一部经典作品,就像一道特殊的光源,不同时代的读者去赏析它时,都会被这道光源照见内心中不曾被照亮的部分。
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去读它,也会因为想法和境遇的改变而被照亮内心中不同的地方。
5)网络是个好东西。豆瓣有书籍评分,不同领域内的书籍,从最高分往下读,肯定没错的。
微信读书嫁接在微信好友基础上,有足够的用户数据,经数据统计得到的读书榜,是可靠的。
樊登读书会、十点读书、富兰克林俱乐部等读书公号的推荐书单,有筛选的辨别,也是不错的选择。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花点时间建立起自己的主动搜索能力,远比伸手向别人讨要书单来的硬气。
二、如何读书
弗兰西斯·培根说,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书是要咀嚼和消化的。阅读可分四个层次,可以针对不同书籍做不同程度的阅读。
1、基础阅读
属于阅读准备阶段,主要解决文字阅读问题,能够通畅读书识字,不存在认字障碍。
说来简单,其实仍有难度,但凡上过初中的人都能正常阅读中文书籍,但外文书籍就不一定了,很多大学生仍不能通畅阅读英文书籍,就卡在基础阅读上。
如果阅读外文书刊在识字上都有难度,还是先放弃吧,读中文书比强行装逼来的实在,学到也多。
2、检视阅读
又叫略读、预读,是在有限时间内,抓住一本书的重点,通常时间较短。目标是从表面观察这本书,学习光是书的表象所教给你的一切。
在这个阶段,心中要带着几个问题:这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书里在谈什么?架构如何?包含哪些部分?
用这种快速浏览的方式阅读一本书,就像是一个打谷过程,能帮助你从糟糠中过滤出真正营养的谷核。
检视阅读的具体操作:1)看书名,如果有序就先看序;2)研究目录页;3)如果附有索引,也要看一下;
4)新书一般都有腰封推介,看一下;5)读一下读者介绍;6)挑选几个跟主题相关的篇章来看;
7)把书打开,东翻翻西翻翻,念一两段。尤其是整书结尾几页,很少有作者能拒绝这样的诱惑,而不在结尾几页将自己认为既新颖又重要的观点重新整理一遍。
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侦探,在寻找一本书的主题或思想线索。
3、分析阅读
又叫全盘阅读、完整阅读、优质阅读,你需要紧抓这本书直到它成为你自己的,内化为你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一本书出现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裹着肌肉,盛装而来。你在不揭开它的外衣、撕掉它的肌肉情况下,用一双X光般透视的眼睛来看这本书,掌握其骨架基础。
读者发现骨架,作者则隐藏骨架。如果是本好书,它绝不会是一个发育不良的骨架外面堆着一滩肥肉,同样,也不会瘦的皮包骨而让人一眼看穿。
她应是血肉匀称,没有松弛赘肉,也没有畸变骨骼,而是举手投足间尽显迷人风韵的少女。
你要做的就是通过望闻问切,找到它的核心!可以通过三个阶段来分析:
第一阶段:找出书中基本框架
1)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进行分类;
2)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4)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者他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找出本书中心主旨
1)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词,与作者达成共识;
2)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3)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4)确定作者已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未解决;
第三阶段:客观评价书中内容
A.客观评论之前的三点建议
1)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即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做出批评
2)不要争强好胜,纯粹批判而批判,带有个人情绪化
3)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和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一般标准
1)能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2)能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3)能证明作者的逻辑不合理
4)能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不完整
最能学习的读者,也是最能批评的读者。当然,如果你无法提出相关佐证,只是单纯的不认同作者的观点,那就属于个人观点,而非对知识本身的追求和辩证。
不要在阅读中表现出自己的动物性,从而情绪化、非理智化。如果是这样,还是不要读了,浪费时间并没有收获!
4、主题阅读
又叫比较阅读,阅读的是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这些书之间的相关处,提出一个所有书都谈到的主题。主题阅读分为五个步骤:
阶段一:观察研究范围:主题阅读准备阶段
1)针对要研究主题,设计一份实验性书目,可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建议、书中书目索引等
2)浏览这份书目上的所有书,确定哪些与你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清楚的概念
阶段二:主题阅读:阅读第一阶段收集书目
1)浏览所有确定的书目,找出最相关章节
2)根据主题创造一套中立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3)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问题
4)界定主要及次要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议题旁。
5)分析这些讨论。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凸显主题。
三、读书建议
1、提高阅读速度
读书速度是影响读书效率的主要障碍,很多人读书少、读不完、读完没收获多半是因为读书太慢,导致读书时间拉的太长。
分次阅读还要回忆上次读书内容,增加阅读成本,也不利于内容的连贯性。
建议:读书尽量短的时间内读完,分次不宜过多,可以先检视阅读一遍,觉得书本内容不错再做深入阅读,而不要上来就一点一点慢慢啃。
2、做个优秀的提问者
我们发现,上学期间那些课堂提问多且专业的学生,往往这门课成绩出众,道理相通,读书也是如此,问题越多证明读的越深入。阅读时提出问题,阅读中尝试解答。
建议:关于一本书一定要提出四个主要问题: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什么?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3、检阅输入的效果是输出
真正拥有一本书,必须把它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而达到这个目的最好的方法是写下来,即做笔记。
做笔记能让你保持头脑清醒,同时会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
建议:学会三种笔记方法,1)结构笔记,记录全书的结构框架;2)概念笔记,记录陌生的认知概念;3)辩证笔记,针对主题做横向阅读。
4、尝试写作吧
写作与阅读时一体两面的事情,就像教书与被教一样。
各行其是的阅读和写作终究不会将两个心灵联系在一起,就像一座山的两边分头凿隧道一样,不论花多少力气,如果双方不是照着同样的工程原理来进行计算,就永远不可能相遇。
只有通过写作才能将自己的理解与作者的意图串联起来,如果能够获得读者的认可,得到别人的共鸣,那是极好的。
建议:不妨先从日记写起,慢慢把写作从自己看转换到别人看的角色。有输出的输入,一定远比单纯的看看书就结束了效果要好得多。
四、推荐书籍
1、《如何阅读一本书》
豆瓣评分:8.4 作者: [美] 莫提默·J. 艾德勒 / 查尔斯·范多伦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04-1
2、《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
豆瓣评分:7.2 作者: 二志成 郑会一
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13-4-1
3、《暗时间》
豆瓣评分:8.4 作者:刘未鹏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