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自己写的一篇旧文,至多是个人记忆的梳理,不算正式的文章,口语化的表述方式更多一些。再次贴出来做个分享。
从97年开始看网球,仅就男单来讲,深刻记忆还是有很多的,其实当年并没有特别偏好的球员,相对突出一点的要属老桑,潇洒的单反、习惯翘脚的发球姿势、犀利的眼神,另外俄罗斯老沙皇卡费也还算比较关注,但总体上是一种非常中立的心态去欣赏每个选手的比赛。
而老费这一代球员则是自己真正目睹了他们从出道至今的整个职业生涯的一代球员。那时候这一批球员其实蹿升很快,萨芬、休伊特那时候都早早拿下美网,引起世人关注,老费在那个时候相对还是很一般的,01年温网老费力克老桑,很多人现在会说那是王权交接的标志。但当时自己感觉来说,还确实就只是一场普通的精彩比赛,唯一的历史意义,大概就是桑神的温网五连冠之路就这么被终结了。那年真正让人激动人心的是伊万尼塞维奇外卡一路夺冠的传奇,那时真为老戈兰兴奋,记得当时舆论都没有多少安慰拉夫特的声音,细想起来拉夫特毕竟温网两连亚,其实挺悲情的。所以从01年开始关注到老费,但要说偏好还谈不上。
真正开始有些聚焦老费,是02年。一是因为之前老费的球通过转播已经看过一些,包括02年温网一开始就输给克罗地亚帅哥安契奇,舆论对于他的声音也多了起来。另外就是那年上海首次举办了大师杯也就是现在的年终总决赛,老费也杀了进来,国内对网球的报道力度也开始加大,大师杯的这几场球看得更加集中仔细了一些。那时候发现老费是一个很罕见的喜欢追求极致流畅打法的选手,之前从没看过这样的球员,就是赢了一分的感觉他给人的表情就像输掉一样。老费那时候让人看起来,每一记击球他相比得分,更加追求的是挥拍动作的完美和流畅,所以他会因为过于追求动作和技术而导致拍位不准,从而打出一些极为离谱的失误。但这个印象确实让人很深刻,另外就是击球的节奏够快,所以整体的球风确实相当好看。
所以02年老桑拿完美网退役后,自己就自然而然地开始增多对老费的关注了。其实直到03温网前,说老费是表现最好的无大满贯选手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多,因为那时候费雷罗也拿了法网,他那一代人基本都已经拿了大满贯,而罗迪克因为强劲的发球,虽然打法整体与桑普拉斯不同,但还是更多地被人冠以老桑接班人的称号,很多人觉得他迟早能拿下硬地或者草场的大满贯。只有罗杰费德勒,几乎都认为:很不错的球员,但拿大满贯还是有障碍。所以03年他温网夺冠,自己真是挺高兴,高兴的是他终于在保持自己追求网球观感的这种风格的同时,在比赛战绩上实现了一个突破,也从那时候自己就开始坚定地支持和欣赏这位球员直到现在。
后面的故事就不用说了,王朝开始建立了,随着国内网球转播力度的加大,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大家接收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看网球的人也开始变多,而老费越发辉煌的战绩和恐怖的记录,以及他的比赛风格,很自然地让费德勒的球迷也变得越来越多。
上次为老费比赛失利而痛哭还得是09年的澳网,因为还留有着只差一步的遗憾。然而那年的夏天一直以来的心愿就得以满足,也从那时起,就再没有特别激动的时候,不是不在意、而是懂得感恩。
因为看到年龄已迈入职业生涯后期的费德勒还能征战激烈的巡回赛。还能看到他优雅古典、丰富完美、细腻精湛的网球,无论对于球迷还是这项运动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和馈赠。自然规律使然,竞技上的冠军会一直存在,无论是德约科维奇、纳达尔还是更多后来者。但是这么美的网球真的无法再有了。
另外自己到现在不太习惯称老费为奶牛,要么叫老费、罗杰,外号也更加熟悉“瑞士快车”这个称呼。这是老费初出茅庐后经常被人称作的外号,那时候国外媒体报道常喜欢引用联邦快递“FEDEX”来形容老费,就此引申而来。而03年虽然因为温网夺冠家乡送了一头奶牛给了费德勒,但大众或者球迷称他为"奶牛"却并不常见,可能到后面因为互联网越来越发达,奶牛这个外号恰巧还挺具网络化特征也比较讨喜,好像就叫得越来越普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