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开车,车被撞了,我全责。
责一,在不该调头的人行横道线上调头,正确的调头位置应该是前方100米的红绿灯路口。
责二,调头时没有及时查看左后镜,也没有减速,而是直接逆时转动方向盘,等到左眼余角发现有车驶近时,已然被撞上了。
下车查看,左后门下方被撞瘪,左前门和左后叶子板有轻微剐蹭,其它没啥。
报案,等来一位交通辅警。快速处理后,直接把车开至最近的4S店,办理理赔手续,告知需要更换左后门外壳,且左前门及左后叶子板车漆全喷。初步估计需四天工时。
徒步离开4S店,考虑后面几天需要出门,没车不方便,于是与连襟联系,向他借了起亚赛拉图。
这辆赛拉图是我人生的第一辆车,购买于2008年1月,1.6L自吸,手排。自从拥有这辆赛拉图,便开启了我的自驾游经历,它曾带着我和家人游遍大江南北。开至2014年11月,我换了现在开的(也是刚刚被撞的)那辆斯巴鲁森林人,应连襟要求,赛拉图转让给了他。
赛拉图是手排,森林人是自排(CCVT)。自从开了森林人后,便一直没有开过手排车,所以,在前往连襟那取车时,我也在犹豫:万一手排开不来了,咋办?万一开在路上因为不熟练又导致了碰擦事故,岂不是又多了件麻烦事?但后面几天出行没车也真的很不方便……就这样矛盾着,最终还是决定,拿到车后先在小路上练练。
出乎意料的是,当坐在赛拉图驾驶座上,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低矮的坐姿犹似即将贴地飞行,包裹的座椅提供十分安全保障,手排的各个档位清晰可辨,左脚再不闲着将离合一踩到底,……
点火,发动机轰鸣,车身抖动起来,就等着松开离合再给点油,赛拉图即将发射……
心中默念,不可操之过急!脑海中呈现的是当年作为新手,在首次从4S店将这辆赛拉图新车提出后,竟忘记了松开手刹。随后松开手刹,却在开回家的途中熄火18次……全程其实只有短短的5公里。想到这些,不禁坐在车里笑出了声。当时陪我一同去提车的父亲和二弟坐在车上也是这样笑出声来的,的确很欢乐……
好吧,那些都算是陈年旧事了,想想也真是件大趣(糗)事。
启程回家了。恰逢下班高峰,一路上车辆众多,正可慢慢行驶,借机尽快恢复之前的驾驶记忆,毕竟已有6年没开过手排车了,小心些总是没错的。
路口停车之余,观察赛拉图中控台,发现原先的使用痕迹竟然仍在,放置手机支架的吸盘和吸附外置蓝牙设备的吸盘,当时由于拆卸不便没有强制移除,现在这两个吸盘还吸附在原先的位置。
前挡玻璃正中下方的细微裂痕还是2010年自驾青海的途中,被前车后轮掀起的一颗小石粒砸到的结果,当时没急着换玻璃,想等个合适的机会再置换。后来一直没有等到机会,于是保留至今,今天再次看到,又想起了那次自驾旅行,也是第一次跑那么远的路,至今印象深刻。
抬头看到天窗,后部半掩合着。关于这个天窗,我当年曾在某个汽车论坛上写长文阐述天窗的优点,特别是排出车内异味,或冷天排出车内湿气保持车内温度,都非常有效。要知道,当时有很多车主都在说天窗是最大的鸡肋,无用。可到了今时今日,没有天窗的车子真的是不多见。
路口红灯,左脚踩离合,右脚踩刹车,挂一档;绿灯了,半抬离合、松制动踏板、车动;给点油,车头略抬起,转速急升;离合踩到底、直接换三档、给点油,车速上去了;再深踩离合、换四档、给油,速度提升至60,平地上这个速度可以了。若是市区高架路,或行驶在高速,换五档,上80、甚至120,妥妥的。
换档的依据不仅要看转速仪表,也要结合速度仪表,还得及时感应车身的震动,无需按部就班,也可随机应变,这恐怕就是手排的乐趣之一。降档不仅只为降速,也有可能是为了达到瞬间的提速,如需要超车,或行驶在盘山公路上。升档也有可能是为了带档滑行。对了,空档滑行恐怕也只有驾驶手排车才能够体验得到。
一路回忆,终于到家。关闭发动机后,我却依然坐在车内,迟迟不愿离去。仿佛遇见一位老朋友,有许多话想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那就静静的相处,默契感依旧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