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来分享孔子儒学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慎独」。
我们先来解读「慎」字。
「慎」字的左边是一个「心」字,右边是一个「真」字,我们先来解读「真」字。
「真」字的甲骨文造字是,头上是一竖,表示道,下边是个「八」字,是左右分开的象形,中间是个「目」字,是眼睛的象形。
上头一竖和下面的那个「八」字,是一个整体。表示道的下面一头被开了口,好像有东西进来了。进来的是什么呢?,就是那个「目」字,表示有一只眼睛进入了道中。
这只眼睛其实表示的是我们的意识!
这个眼睛由下往上运动,按照甲骨文的造字原理,上,为内在世界;下,为外在世界。由下往上运动,就是表示我们的意识,在由外而内的「往里收」。
把这个「真」字搞明白了。左边那个「心」字,意思也很清楚了,这个「心」字代表心智系统。
这个「慎」字就表示心智系统的转换。由外在的第一套心智系统向内在的第二套心智系统转换。
那么「独」字是什么意思呢?
「独」字就是「守」的意思。
所以,「慎独」的意思就是,转换心智系统,并且守住。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心智系统转换,并且守住,并不是在静态的打坐中实施的。
而是在动态的生活、工作中实施的。孔子儒学「入静」与「入定」都是很独特的,是「动态入静」、「动态入定」。
有人可能会问,历史上,有这方面的记载吗?
在韩愈的文章中,就有对他自己「慎独」状态的描述。
《答李翊书》:……处若亡、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
这段话的前半段,是在描述韩愈自己那样一种情景:
一个人没事待着的时候,人就像忘了什么事一样,在那里凝神回想的样子。走路的时候,人就像丢了东西,在回忆东西丢哪里的样子。与人相处时,一副认真聆听的样子,一个人独处时,一副迷茫的样子。
韩愈描述的这种状态,就是「慎独」的状态。一个人的意识往里收、心往下沉、把脑子放空,就是韩愈这样子。
「慎独」给韩愈带来了什么呢?就是韩愈写文章时的秘诀:「取于心而注于手」,「取于心而注于手」是创意大爆发,文思源源不断的意思。
人在第二套心智系统的「内思」状态中,创造力是惊人的。
我们现在不可能像韩愈那样,一步到位,但是,平时就要开始有意识地练习,把意识收回去、把心沉下去,把脑子放空。
我以前的练习方式是,上班路上、开始工作前、工作间隙、下班后进行练习。
等到基本掌握了「慎独」的技巧以后,在工作过程中,也要做到有意识地把意识收回来、心沉下去,把脑子放空……
其实,我们真的做过以后会发现,「慎独」不但不难,还很科学。
因为在做的过程中,一直会有「良性反馈」出现,你的情绪控制住了,看问题会越来越透彻,做事会越来越成熟,想法也会越来越到位……
这些「良性反馈」本身会推动你去「慎独」。
最后,请牢记这张图
今天正好是开群一周,我把心智系统转换最基本的方法,统统分享给了各位,希望大家明天开始,就开始练习完整的「慎独」,之后,我能做的就是陪伴各位,给各位信心,同时,见证各位的成长……
讲好了
明晚9点,我们来分享心得,好不好?今天已经有几位来分享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