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一个问题摆在各个时代的女性面前:你是选择嫁人,让别人养活你,还是选择靠自己?
张爱玲选择了后者。母亲是先进分子,渴望西方思想。父亲是顽固守旧派,封建愚昧。在这样的家庭里出生的她,一生传奇!
纵观张爱玲的作品,像《倾城之恋》、像《沉香屑》、像《封锁》,我们不难发现,她所描写的主人公,都是那种在不平凡的年代里,追求平凡人生的女性。毫不例外,《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也是一个追求平凡爱情,平凡生活的女子。 或许,这也是张爱玲一生的追求!
“出名要趁早,赚钱要趁晚”,张爱玲如是说。对于女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段好的姻缘,选对那个值得她托付一生的人。很遗憾!张爱玲没有选对人,胡兰成给她留下的,是一辈子刻骨铭心的痛。曹七巧也没有选对人,原本的她是一个天真美丽的少女,她的容貌,也令不少少年倾倒。试想以她的姿色,嫁给任何一个追求她的平民小伙,都会比她嫁到姜家要幸福快乐的多。可是她选错了,因为金钱,她嫁给了患骨痨的废人姜二爷,由一个纯真少女一步步变成了世故、泼悍、有这疯子般的审慎与机智的恶毒少妇。她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三十年。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
这是一个女性弱者,在追求金钱、权利、爱情方面做了无谓挣扎,最终成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我想张爱玲是很懂曹七巧的,因为嫁错人的痛,她也经历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所以我认为张爱玲对曹七巧的态度是同情而不是恨。张爱玲后期从事红楼梦的研究,她本人也是很爱看红楼梦的,我认为《金锁记》这篇小说是她所有作品中最像红楼梦的一部。
首先,我们来看家庭背景,姜公馆和荣国府都是虽然走向破落但仍是贵族大户的大家庭。这两个家庭思想封建,包办婚姻,迂腐落后,最终的结果都是走向了家破人亡。可能这也跟张爱玲成长的家庭环境有关,生于末代衰败的官宦之家,难免会对大家庭的没落有更多感触。这一点上,两位作者,曹雪芹与张爱玲也是巧合的相似。其次,曹七巧人物的刻画是近似于王熙凤的。二人的出场方式都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先声夺人式的。曹七巧也是性格泼辣,说话含沙射影,搬弄是非,贪恋钱财。自然地,二人命运也一样,“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而误了卿卿性命”。
“儿子不像儿子,母亲不像母亲”,这是曹七巧的儿媳说的一句话,确实,曹七巧颠覆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母亲形象的理解,赋予了这个时代里她歹毒、泼辣、害人害己的色彩,提供了人们重新来认识封建社会的眼光。我想到了张爱玲的母亲,这也是一位不称职的母亲。张爱玲的童年是没有享受到母爱的,为了追求自由平等,她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和姑姑去了国外,最后张爱玲和母亲的关系也是决裂了的,不知道张爱玲在潜意识里是不是怪过母亲。但是我认为曹七巧这位恋子妒女的母亲是应该被责怪的。她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妇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来之不易的爱情,并教唆儿女抽食鸦片。
最后,害人害己。
我们跳出去圈子来看,摆脱对张爱玲“小市民”写法的固有思想。我想问,曹七巧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是什么害了曹七巧?她的哥哥?她自己?都不是!是那个社会,那个现代化特点不牢固,亟待被更新的社会。张爱玲的小说大都是以香港、上海等复杂大都市为背景,描绘灯红酒绿生活中的痴男怨女,诉说着堕落与繁华。她的小说中总是出现交际花、资本家等先进名词。
张爱玲是积极支持城市欧化的。所以她对像姜公馆这样的大家庭保持着“一般是转瞬即逝,一般是永恒”的描写态度。张爱玲说“我喜欢钱,因为我从来没有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但她让曹七巧吃到了钱的苦,苦得连人生的苦味也品出来了,靠出卖人生获得金钱的婚姻,不会幸福的。
我们又回到了文首的那个选择。张爱玲离开了父亲到她母亲那里时,母亲给了她一笔钱,并让她选择:要么拿这笔钱去打扮自己,嫁人;要么用钱去读书,武装自己。张爱玲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读书。爱情和金钱都可以失去,唯有自己,不可被辜负。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而张爱玲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现今的女性们“女人也要独立,因为再美丽的花朵,也会枯萎;再华美的袍子,也会爬上虱子”。
曹七巧说:“你自己要晓得担心,谁不想你的钱?”金钱的枷锁锁住了她的一生。也许,这就是社会背景使然吧!悲哉!一切的偶然都是必然,这把黄金锁,逃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