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中写道,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仍然热爱生活。
这是因为大多数时候,大多数的人并不会去好好检视自己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状态,我们总是得过且过地活着。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状况,都希望自己安之若素地去解决、去对付、去适应,总在心里告诉自己:“没关系,这(对我的生活)不是最重要的。”
毕竟,看清生活的真相又有什么好的呢?真相往往残酷而无聊。我们有太多的理由不,或者仅仅是因为从来没有机会,去思考一次,究竟什么才是重要的呢?我是否拥有重要到想要去追求的东西呢?
春分前的周末,许巍的新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发布,似乎回答了这个问题。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是啊,除了眼前在每日生活泥沼中挣扎,每个人心中何尝没有一片私人的花园。那里藏着曾经属于梦想、属于快乐的种种证据。想到还有诗还有远方,对于庸庸碌碌的我们来说,怎么能不为之动容呢?哪怕现实生活中诗句已对自己陌生又模糊,远方也成了难以企及的谈说。
有人说高晓松写的这首歌词利用了今天的的“文艺正确”。诗和远方,就文艺而言,总是对的。可是就像“政治正确”,之所以正确,是因为它没错。对于每个人来说,诗和远方的意涵也不尽相同,它们牵沿着每个人的梦想。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牵绊,共享的只是敏感思索的文艺精神。
我们大概并不会暴起出发,说走就走。可也不该这样放任岁月流逝,闭上眼睛不再探寻生活的面貌。当妈妈用目光送你远行,她曾是怎样希望的呢?当我们将自己的孩子养大成人,又如何希冀他们呢?大概像刘慈欣写道的那样,愿我们能给岁月以生活,而不是为生活平添岁月。
这需要内在的力量,勇气,和智慧。正如那句流传广泛的美国祷告: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上帝,请给我力量平静接受无法改变之事,
给我勇气改变可以改变之事,
给我智慧看清这两者之间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