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高能——有剧透,点开慎重。
年轻时一个偶然的际遇也许会影响我们一生。
电影开始呼啸而来的电车就把故事拉回到了1922年的夏天。
如果那天米夏没有走入那个街角,没有遇到一个汉娜的女人,会不会背负着一个秘密疏离的过大半生。
青春期的男孩是受不了诱惑的,在遇到汉娜之后,跌入了情欲的世界。也许在外人看来应该是不伦之恋,悬殊的年龄差距身份差距,一个是学生,一个是电车列车员。汉娜沉浸在米夏的朗读声里,沉浸在文学的绘声绘影里。米夏深深的依恋这段关系,说不清是情欲孤独还是恋母情节。年少的爱情是易逝的,虽然他们度过了很多愉快的时光,那个15岁的夏天,汉娜还是不辞而别了。至此汉娜一直在米夏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阳光可人的女同学频繁示好都不愿意接近。他的忧郁内敛沉静的气质一直吸引着漂亮的同学,可他不为所动。直到读法学的他在法庭里听到了她的声音,自此他就陷入了痛苦之中。对曾经是奥辛维斯集中营看守者的审判,给本身灰暗的米夏蒙上了更深的阴影。
法庭上的审判,是一大亮点。面对法官的质问,汉娜一一的承认,并且毫无疑问的很干脆的任务,就是应该那样做。
在教堂遭遇炸弹攻击失火之际,作为看守者的她们并未打开教堂的门,仅仅是为了避免失控,避免混乱。也许那尖叫哭泣大火都不曾唤醒她们的人性,在这里不讨论纳粹是不是真的对他们有“洗脑”,也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评判这个行为。
做为一个看守者的职责就是看着囚犯,抱着这样信念,他们尽职尽责,同时在无意识中也是成为纳粹分子的杀人机器。战后很多人讨论这个现象,是集体无意识?还是从众行为?
面对这样的残暴的大屠杀,没有人站出来说是不合理不应该?换做是你,你会做出怎么样的选择?个人很难站到群体的对立面,为了所谓的安全感,很多时候泯灭人性的暴乱就是这样发生的。
回到电影中去,旁听的观众听到汉娜的证词愤怒的声讨不绝于耳,而米夏低头扎在椅子背后不愿看到这一幕。事情发生了转折,当其他看守把罪名强加给汉娜说她是看守中的主管,企图栽赃她,说是她起草的报告,在面对法官要求比对笔迹的要求下,汉娜语塞,历经几分钟沉默,她说没有必要了,眼泪从脸庞滑了下来,她认罪了,最后被判处终身监禁,而米夏冲了出去。他发现了她惊人的秘密,那就是汉娜根本不识字,他保守着个秘密,纠结是否要说出来,关键的是
有意思的是和法律老师探讨的关于法律,老师说了很经典的一句话,法律是狭隘的。我不知道是什么让米夏没有去探视汉娜,犹豫再三,离开了。
等汉娜20年监禁即将刑满释放之际,米夏来接她,替她安顿出狱的生活。一句“你长大了,孩子”道尽了沧桑。20年未见两人都变老了,岁月真的很残酷。在这20年时间里,米夏的录音带温暖了汉娜的那些黑暗的日子,也让汉娜学会了写字,当汉娜写信给米夏时,米夏把信收了起来,并未回信,而是用一盘盘的磁带回复汉娜,我不知道是米夏是什么心情?无法面对?还是用这样沉默(有声)的行动,去帮汉娜。这期间有爱情吗?成年之后的米夏如何面对这段感情,荒唐?抑或是真实的痛楚?可以知道的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命中的第一段感情,初恋总是令人刻骨铭心的。
再见之后,已是沧
在相遇后,米夏问汉娜有没有想起过去?
很难去评判这个人物,她是否真的是没有悔意的?
如果没有,当时为什么要去帮助一个生病的孩子,而在教堂听到唱诗班的小孩子们的歌声泪流满面又是什么?忏悔?触景生情?
一方面做她为小人物的命运的悲哀,同时也肃然起敬,因为为自己不识字而自卑感到羞耻。宁愿放弃自由也不愿承认自己是文盲。在这里,我在想,是她不愿意接纳自己吗?还是说过度自尊,一个人看待知识文化比生命自由都重要。同时,当她把自己的所有归咎于自己不会阅读,不识字,这又如何理解呢?正是因为学识比较低,所以才“盲从”,没有选择的意识?在这里我不清楚是否汉娜和米夏之间隔着很深厚的文化鸿沟。
我不能理解的是,在汉娜服刑的这几年米夏从未去看过,他是否知道他是汉娜坚持下去的信念。同时,又夜以继日的录制音频邮寄给她,这是爱吗?米夏的不能承受之重是什么?他是为自己曾经的“荒唐”而“羞耻”?他不能面对什么?是什么让他觉得不够坦诚,不愿意与人接近?是什么原因让汉娜在最后的几年自暴自弃了呢?在最后选择自杀结束生命又意味着什么?是谢罪?而可喜的是,在最后她选择把遗产留给那个集中营中幸存的小女孩,这算是一种补偿或者是赎罪吧。
整体来说电影的表现力还是很强的,前面用了半个小时描写两人的情爱依恋关系。采用双线穿插叙述的方式展开,而后面男主的着墨画面刻画的很传神,很多细腻的心理描写也意味深长。据说小说更值得一读。期待能更深层次的理解电影,理解人。最后说一句,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编制自己的意义之网。你的生活是你凌驾于意义之网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