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姑娘单身久了,学会了独立,却不知道怎么去爱了。
每个女孩都需要一个人,但不一定需要你。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身边总会出现这样一幅场景:你觉得一个女孩哪都好,又温柔又善良,但就是没有男朋友;而一个又作又会撒娇,你一百个都看不上的女孩,却有不少男人鞍前马后地围着转,给她花钱,每天花各种心思逗她开心。
这是为什么?
答案是:因为这样的女生让他们感觉被需要。
看懂了吧?对比一下,你再看看自己,总是很妥协,很谦让,很礼貌,时间长了,别人会觉得你就应该是这样,反而偶尔发个脾气,任个性,说个不字,别人会觉得你怎么这么玻璃心,这么脆弱?但若平常就是个任性的姑娘,那境况可就大相径庭了,偶尔懂个事,还能感动一大片无知的人。
我总是在想,倘若一个姑娘又穷又丑又蠢又傻,一无是处。恐怕连她自己都讨厌自己吧?虽然这种电视剧烂俗桥段丝毫经不起推敲,却有无数的女孩前赴后继地为之着迷,为什么有人愿意去相信这些一看就毫无逻辑的脑残设定呢?
因为她们内心想相信的,其实是自己,是那么平凡的自己,也能遇到这世界为数不多的美好。
可她们常常忘了,让徐志摩一见钟情的,是那个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
林徽因是谁啊?反正不是隔壁村的如花。
张爱玲愿意为爱低到尘埃里,这是体贴懂事。后面的故事呢?她的体贴懂事,别人未必当一回事,处于优势的一方总是有更多选择,一旦他厌烦了立即扬长而去,过去的体贴懂事完全不值一提。
可能这么说不合适,但我觉得,这就是人的贱性。
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这世上没有绝对独立的女孩。
每个女孩都是脆弱的,都需要照顾,需要依靠。但每个女孩的脆弱,都各有不同。有些很容易被发现,被看到。所以我们给她贴上脆弱的标签。有些藏的很深,假装的很坚强,我们看不到,所以我们给她打上独立的烙印。
爱哭的女孩,很好懂,需要你及时的逗她一笑。
爱笑的女孩,很难猜,需要你在对的时间,给她拥抱,让她可以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独立的姑娘都有明显的性格硬伤,但对于爱情又非常执念。在许多人眼里,这种独立和高傲画上了等号,强制性的给她们穿上了禁锢的囚服,从此这世上再没有一面镜子,能够穿越这沉重的盔甲,照进她们心中那个并不算光明的角落。
当她们的独立超出了想象,就把自己演成了最佳“男”主角。而她们的脆弱也是那么的明显,会为了任何一件温暖的小事而触动,甚至失声痛哭。
因为太过独立,她们俨然成了别人眼里坚不可摧的存在。
而她们柔软的内心谁又愿意拥抱一下呢?
我们一直在接受着这样的教育:独立是好的,依靠别人的帮助是不好的。
于是,那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成了一个永恒的真理。
我妈是比较信奉“独立”教育的,据她所说,很多时候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她忍住了母性。在我很小的时候,与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或争执时,我妈的理念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由孩子们自己来解决。所以,每当我把可怜兮兮的眼神投向我妈时,我妈总是让我自己去面对。慢慢地,我长大了。遇到困难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保护自己,被打被欺负也选择默默承受。我已经习惯了不能从妈妈那里得到想要的保护。
一是觉得没人能帮到自己,因为一直以来,我习惯了自己面对,缺少被支持和帮助的情感体验。
二是觉得求助是弱者的行为,自己的事情搞不定会让我觉得无能。
独立的前提是一个人感到获得依赖和支持,不健康的独立就是被迫的独立,是不得不面对的独立。一味的独立,并未关注到自身的情绪和心理需求,让独立变了味道,变成了别无选择。为了保护自己,逐渐变得冷漠。心里有了困扰,也不会主动求助,很多时候我们想要的只是摆脱这些负面的感觉,而不是去面对。
健康的独立是自感可以依赖的独立。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来自他人情感上的支持,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希望有人鼓励自己去处理、去面对。知道背后有人支持,心就是暖的。
虽然我说依赖和独立之间有个幸福的平衡点。但其实我知道,人生就是这样,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你选择一些东西,就必然得放弃一些东西。
什么都想要,就什么都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