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一节对小柴胡汤的来源和原文进行了简单的解读,这一节我们来看看小柴胡汤证的病机是什么?
一说到小柴胡汤的病机,可能大家都熟悉,邪在少阳。我们还是来看看古人对小柴胡汤是怎么解读的。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第96条辨,紧接着第97条辨可象解读小柴胡汤一个条文,我们来看看原文:
《伤寒论第》97条辨: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在正气虚弱的基础上,邪气因入,这个“入”,也可以从太阳来,也可以直接进入少阳。而病位是结于胁下。
《伤寒论》第263条辨: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作为一个病,在提纲上提到了三个,口苦,咽干,目眩。
我们把这个263条文和前面的96、97这两条结合起来讨论小柴胡汤证的病机。
小柴胡汤病机如果从表里作解,少阳为半表半里;从脏腑经络作解,少阳为胆经与三焦经。口苦,咽干,目眩,从寒热的角度来讲,显然是热证。
邪气既不在表,也不在里,或者说既不能出表,又不能入里,而是郁于半表半里,郁热上迫,故见口苦,咽干,目眩等症。
如果不从表里解读,从少阳经来解读的话,如果胆经郁火上炎,也可见口苦,咽干,目眩等症。
小柴胡汤病机是在正气不足的基础上,邪热郁于半表半里,或者说,小柴胡汤的病机是在正气不足基础上,胆经郁热,三焦不畅。这两种解读都是能解读得通的。这两种解读在临床上都是有他的适用范围的。
总为正虚邪实之证,总为郁热为患,气机升降出入障碍。
前一种解读,是用八纲来解读六经,第二种解读,是从脏腑经络来解读六经,无论从哪一种解读,小柴胡汤证的病机就是正虚邪实,而从寒热的角度来说,小柴胡汤的病机主要就是郁热。
而我们能见到的临床表现,它背后隐藏了一个核心的病机就是气机升降出入的障碍。于是,在临床上见证特别杂乱,可以见到表、里、上、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