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实用性的、大量以低廉价格制造出来的、有常态之美的民艺品,才是美的民艺品。”
——《何为民艺》柳宗悦
读完这本书,我关于“美”的概念的价值观被challenge了。
简单说来,柳宗悦认为,1)有实用性的,2)为广大群众服务的,3)大量低价制造的物品,才是美的。
*注:这里的讨论背景是手工艺,而非工业化大机器生产
然后我完全摸不着头脑:常理来说不是 重装饰性、只能有少数人(经济状况上等的人)才能拥有的、稀少珍贵 的物品才是美的吗?这竟然和柳宗悦的主张完全相反。下面我们分析看。
首先,柳宗悦认为,民艺品的美,立足点在它的实用性上。他认为人们常用的物品,这些简单、质朴的物品,才是美的。他认为繁杂的、过度注重装饰性的工艺品是“病态、纤弱的”。这不由使我反思,为什么我们会潜意识地选择金碧辉煌、花纹繁杂的物品?难道它们就真的比朴素耐用的工艺品要好看吗,美吗?还是我们只是被奇技淫巧所吸引?我们真的想要用这些精巧物品吗?还是想要占有它,以向他人夸耀?
第二,柳宗悦认为,为广大群众使用的物品,而只有非少数人可以占有的物品,才是美的。这里,柳宗悦认为“美”的民艺是属于所有人,而非属于少数人的。想想看,当今说起“懂艺术”的人,几乎仅仅在指艺术家。艺术和艺术品是这些人设计、创造、决定的。经常是他们自身风格、人格的展现,像一个大标签一般显眼。这很大程度上是受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影响形成的现象。而曾经的民艺匠人,通常无名地大批量制作工艺品。“...(绘制陶瓶)是某个老妈妈的工作。她一天可以画出两三百个,从14岁开始,年逾70岁还在工作。现在她画得很快,线条轻逸,是相当不错的绘画。”这是属于人民的工艺品,是柳宗悦眼中的“美”。
第三,只有大量生产、价格低廉的物品才是美的。然而,在资本主义席卷的社会,占有资本的多少成为了“美”与“好”的全部导向。制作工艺品也不再以“美”和“实用”为标准,而只是利润利润利润利润... 这种情况下,实用的、大量廉价生产的、普通群众使用的物品也不复原来的美。
柳宗悦生活于二十世纪上半叶。他以上对“美”的主张,是在一个日本艺术家抵制资本化商品化浪潮的背景下提出的。虽然如今的我们处在zibenzhuyi经济制度社会,因此。很难实践柳宗悦 主张,但仍然可以引以为参考反思我们自己和社会对“美”的概念的认知。
J.H.
12.26
*注:图片均来自 《何为民艺》柳宗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