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爸妈一起去吃火锅,在我们吃的过程中,后面一桌有个大约三岁不到的小男孩欢跳的跑到我们桌边,先看了我们一眼,然后拿着我们桌上的一块生的油豆腐就往嘴里放,我刚想说那是生的别吃,那小孩转头就跑了。
小男孩跑回家长身边,家里人并没有批评他不要随便拿别人东西,也没有向我们道歉,而是担心自己孩子是不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我妈向他家长解释说那是油豆腐,干净的,其实生的吃一点也没太大问题,那边的家长就“哦”了一声,没再说什么。
其实这确实是一件平常不过的小事,但我还是认为这孩子的家长没有管教好孩子。不是我舍不得那块豆腐,而是觉得那位家长对于自家孩子随便拿别人东西不管不顾,打扰别人吃饭任由他去的态度我很不赞同。
在日常报道中,也经常发生因为“熊孩子”而家长大打出手的案例。之前逛街时还遇到一位妈妈带着7~8岁大的女儿逛商场,小女孩因为调皮把一家卖衣服店里的装饰弄坏了,店员说了孩子一句,那位妈妈听到就不愿意了,大骂服务员,说服务员没有资格教训她的孩子,还把店内的衣服都扔到地下,还要打店员。作为旁观者,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妈妈护犊子太严重,她的孩子教育不好的。果不其然,这个小女孩边哭边说,她在家里家长都没怎么训过她,别说店员了。
对于别人家的“熊孩子”,我们骂不得更打不得,但当你自己遇到“熊孩子”时却哭笑不得,对于他不负责任放纵“熊孩子”的家长更是火气不打一处来。我们该怎么办?在心中“预言”这个家长肯定教不出好孩子的同时,貌似真的没有其他的好办法惩罚教育“熊孩子”,因为我们没有这个权利。
这个年代,孩子是家里的宝,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在家锦衣玉食,几乎所有的欲望家长都会尽量满足,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都不能对其过分教训,更不用说不相关的社会人。但家长有没有想过,我们在满足他们的欲望,急尽保护他们的同时,忽略了对孩子的道德素质教育。知识使孩子成材,道德使孩子成人,没有道德素质的人有再多学识也只是披着金外衣的动物。
其实“熊孩子”是无辜的,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他的所有行为都是对父母的模仿,是父母道德素质的“照妖镜”。有些家长把教育全都寄托在了学校,认为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学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作为曾经的孩子,我想说孩子的行为是由家长决定的。人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并非空谈。
文学家胡适一生秉性温和,对待世情“冷眼旁观”,这种个性的形成,与母亲的影响有非常大的关系。 胡适3岁时,父亲就病故了,母亲冯顺弟便成为胡适的“慈母”兼“严父”。胡适的母亲不溺爱孩子,当胡适犯错误时,她总会以严厉的目光望他一眼,胡适回忆道,“只对我望一眼,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目光,就吓住了”。母亲非常尊重孩子,“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母亲虽为乡村女子,却有着仁慈而质朴的品格。胡适父亲去世后,为了主持好一大家子,胡适的母亲非常小心谨慎,宁愿自己委屈也不愿弄得家庭不和。由于胡适的母亲比父亲小30岁,与胡适的大嫂、二嫂年龄相仿,父亲去世后,两位嫂子很不服气,处处为难胡适的母亲,她们拿孩子出气,一边打一边故意说些尖刻的话,刺激胡适的母亲。可母亲总是装着听不见,从未说一句伤人的话。尽管处事有些“逆来顺受”,但她仍然十分坚持原则,绝不接受任何对人格的侮辱。胡适的五叔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没事儿总爱在背后说一些坏话。这些话传到了胡适母亲的耳朵里,她非常生气,当面质问五叔,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胡适的母亲方才罢休。 胡适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的身上留有母亲卑微品格的烙印。胡适后来也坦然承认,他日后好脾气的养成,和他这段日子的冷眼旁观很有关系。 有些孩子急躁,有些孩子坚忍;有些孩子安静,有些孩子吵闹;孩子的个性特点与他的父母密切相关。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的童年是其道德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这一时期家长的榜样作用至关重要。我们在物质上可以不满足孩子,但在精神上一定要让他得以丰富和充盈,有道德素养的孩子才能长成有素质的人,有素质的人才能共建和谐社会。
如果不想让孩子长大后被社会教训,被生活折磨,那就先让孩子在童年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习惯吧。我们对别人家的“熊孩子”无能无力,就先管好自己家的“熊孩子”,待到他展翅翱翔时,孩子总有一天会感激你在他小时的严厉与教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