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用游戏化故事化的文章更吸引人阅读,让人更有兴趣读下去,还有就是视觉化,人的大脑更喜欢视觉化的东西,也更容易理解,因为比较直观。特别是那些很难读的书,如果采用的是故事化或者游戏化或者视觉化的话就比那些只是纯晦涩难懂的文字更有吸引力也更容易读懂。
2.读书应该从简单的易读的书读起,才会逐渐提高你的阅读兴趣,因为从简单易读的书读起你才更容易产生心流,才会逐渐对阅读产生兴趣,逐渐养成习惯。如果一开始就读一本晦涩难懂的经典书籍,你很可能因为太难读懂了,读了一小部分就因为搞不懂,觉得没趣,就放弃了读它。虽然你知道它是经典书籍,你很想一口气读完它,也知道读完它能给你带来提升。但你就是没办法读进去,就把它束之高阁了。而且你还会产生一种抵抗情绪,觉得那本书太难读,心里就会产生抵抗情绪,就会更少的再去阅读那本书了。就好像我知道《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是关于如何读书的经典书籍,我也买了,但我就是读不进去,经常读一段或者读一会就完全不想读了,读的犯困,很难坚持把这本书读完,所以我就打算去读除了这本书之外的有关写如何阅读的书籍,先去读其他人写的比较简单易懂的关于如何阅读的书籍,我知道大部分作者写的这方面的书籍可能都会参考《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内容,因为毕竟它是经典。1940年出版第一版,距离现在已经81年了。经典就是经典,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但是我可能以我现在的阅读能力还搞不懂它的大部分内容,但是肯定有人是理解的比较好的了,那就是其他写关于如何阅读书籍的作者了,所以我先借鉴学习这些作者对于他们关于如何阅读的理解,因为他们肯定也会读过那本书吧。看他们是如何理解的,我先借鉴参考,也更利于我自己去理解消化。我知道我最后肯定还会去读那本书,能把《如何阅读一本书》彻底的读完并理解的比较深刻,但可能不是现在,是在不久的将来。我想其他方面只要你想了解的方面的书籍也可以参考这个建议,从简到难。
3.很多人看完一个本书,很快就会忘记书中的知识,如果你想要记得住,就要不断的重复应用那个知识点,你重复应用的越多,你就越记得住。
4.阅读的意义在于理解,不在于你读的速度有多快,也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多少书,读了多少经典,如果你不理解,读的再快,再多,也只是满足你自己内心的假象。你看我读的多快啊,我读了几百本书了,但实际能理解的没几本,读书是要有一定的基础量后才能看到另一种新世界,但要在保持理解的状态下,一味的追求快的话,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5.九宫格笔记,把一本书至少找出九个比较重要的概念,把它填入格子里面,然后努力的把这九个概念搞懂,去讲给别人听,一本书真正重要的概念其实并不多,你可以遵循二八原则,如果你找出那些重要的概念,并搞懂它,那么一本书的核心内容基本就被你掌握了。
6.我们做笔记的意义不是为了记住,而是为了理解和应用,我们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平时可以收集一些你觉得有用的知识,不管是在那个渠道获得的,把它分好类,做好标签,可以储存在云笔记类的app中,如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等。方便你自己在遇到某个问题的时候查找大量你之前收集的与此相关的同类素材,然后分析这些素材,经过你自己的独立思考,理解后,去实际去做,去看效果,不行就再改,多应用,才能更好的吸收和学到你做的笔记和你收集的各类干货素材,如果不去用,你收集再多的干货素材也没有用,想想你不停的收集的各类干货文章,有多少被你真正拿来应用了就知道了。
7.番茄钟确实是一个能让人立刻专注的工具,如果你说你没办法专注的做一件事情,你就可以利用番茄钟这个工具,定一个25分钟的番茄钟,在这25分钟内专注的做一件事情,25分钟到了之后就休息5分钟。它很好的利用了习惯回路,你定一个番茄钟,(提示). 然后在个番茄钟时间内工作(行动) 时间到了你可以休息5分钟(奖励)。大脑会自动爱上这种行为,我就会经常使用番茄钟,它有点让人上瘾。你可以自己尝试去使用。引用《小狗钱钱》一书中的一段话:“有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完全明白这种方法为什么有效,也不必管它是怎样起作用的,关键是它有效。
8.读你自己喜欢的书,能让你产生感触,想法的书,不一定要四处去向别人寻找书单,别人推荐的书单并不一定适合当下的你,而且在你读你自己感兴趣的书的时候,你自己会逐渐发现很多相关联的书籍书单,或者作者本身也会谈到或推荐一些书单你,像这本书里就谈到了几本书,然后像《穷查理宝典》和《如何阅读一本书》这2本书在书的最后都推荐很多书单。其实还是要适合当下的自己才是最好的书单。不要觉得读自己喜欢有兴趣的书觉得没用,非要逼着自己去读别人推荐的,那些别人认为比较好的书而自己又不感兴趣的书。有时候读一本书你感兴趣的书,可能当下没有发挥特别大的效果,可能在某一天你就会突然想起那本书的内容,让你有了灵感,让你感觉眼前一亮的感觉。所以不用强迫自己非要去读哪些哪些书,从自己的兴趣开始逐渐扩大读书范围,有时候一些你当下认为无用的书籍会在日后发生无用之用的效果。
9.寻找关联性,找出一件事或者一段话的关联性,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然后尝试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使其达到同样的意思,可以采取视觉化的表达方式,会让人更加容易理解,可以反问自己,这段话我能用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达到大致差不多的意思吗?我能让人更快更好的理解我要表达的意思吗?
10.不同的书里有不同的观点,有时候观点相通,有时候又相互排斥,有的作者说这样好,而另外的作者又说这样不好,你要把这些观点相结合起来,自己加工理解,创建你自己的观点,才能更好的理解,不然处理这种观点不同的同类书籍,你会很头疼,不知道听谁的好,每个作者说的好像都有道理,所以需要明白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想法,看法,可能他们说的都对,只是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而已,所以你不一定要做个像查理芒格老先生所说的那个手里拿铁锤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表示思维固化,不会多方面分析。
11.尝试做一些概念卡片,比如你要了解一个东西,你可以通过上网或者书籍去查到有关这方面的内容都有哪些主要概念,这些概念可能是一些关键词,比如在这个领域出现比较多的一些关键词,你把这些出现比较多的关键词写在一个卡片上,这个卡片就称之为概念卡片,你看下在这个领域你能收集到多少重要的概念卡片,然后尝试把这些概念给搞清楚,多分析,多应用。
12.找到源头,找到知识的源头才能保证你跟别人分享的东西才是最新的,很多知识都是从源头那些地方延伸出来,包括那些碎片化的文章之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