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I: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是马歇尔卢森堡的经典之作。它并不是一本提升说话能力或者话术的书,而是能够有助于我们发现生命的美与力量,不仅使我们内心的创伤痊愈,而且还能使我们人际关系中的创伤痊愈的书。
为什么要把它称之为“非暴力沟通”呢?
圣雄甘地说过,归根结底,是“隐蔽的暴力”激怒了受害者,使他做出暴力的反抗。如果看不到这一点,我们为促进和平所做的努力,要么徒劳无功,要么昙花一现。
而语言通常会成为我们实施“隐蔽的暴力”的武器。一言不合,大打出手。如果今天的世界是无情的,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它的无情。我们的转变与世界的状态息息相关。而改变沟通方式是自我转变的重要开始。提升沟通品质有助于建设一个友爱的世界。
所以我们把这种沟通方式称之为“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有四个元素。
第一,观察。
第二,感受。
第三,需要。
第四,请求。
第一个要素观察,是指向对方说出你看到的,觉察到的事实,而不是做出评论。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过,“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比如,我们说,“你太大方了”。这是一个评论;而如果我们说,“我看到你把自己午饭的钱全给乞丐了,我认为你太大方了”这是观察。
第二个要素感受,感受通常用一两个词就可以表达。而我们常常因为有表达自己感受的障碍,所以我们经常在谈到自己的感受时,都是在说自己的想法。
比如,我问,你现在觉得如何。如果你说,我觉得很舒适。这就是一个感受的表达;反之,如果你说,我觉得这里的环境很幽静很温馨很舒适。这就是在表达你的想法。
第三个要素需要。在表达了观察和感受以后,你向内观己,觉察一下自己内心深处的需要是什么。因为你的感受产生的原因都是你的需要。正是因为你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才让你自己有了这种感受,而你观察到的事实不过是这一切的导火索。
比如,如果你说,我注意到你今天约会迟到了20分钟(观察),我感到很生气(感受),因为你不守时(这就不是在表达你的需要。而是指责。)
表达需要的说法是:我注意到你今天约会迟到了20分钟(观察),我感到很生气(感受),因为我的时间观念很强,我需要被尊重(这才是说出了你的需要)。
第四个要素是请求。在我们完成了观察,感受和需要的表达以后,就可以向对方提出请求了。有的人会说请求了对方不做有什么用?请注意《非暴力沟通》是自我的修行,是观己的修炼。我们能够做的是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至于效果已经在我们控制范围外了。从己出发,影响他人,最后才能带来沟通的良性循环。
接着上面的例子,如果我们说:我注意到你今天约会迟到了20分钟(观察),我感到很生气(感受),因为我的时间观念很强,我需要被尊重(需要),我希望每一次我们的约会你都可以按时到。(请求)
这就是完整的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的表达。
A1:
在学习非暴力沟通之前,我也倾向于用宣泄情绪指责对方的方式来进行沟通。比如我的婆婆帮我带宝宝。有很多我不认同的做法,以前我会直接说,你这样不对。这种说法显然比较生硬。
在学习了非暴力沟通以后,我就改变了表达的方式。
比如,宝宝试图去拿放在桌子上的苹果,有点够不着,但是如果他稍微想点办法努点力是可以拿到的。可是婆婆就会急于想要去拯救他,舍不得孩子遭受一点点挫败感。马上就把苹果拿起了递给了宝宝。
于是我就对她说:我注意到宝宝本来可以自己努力把苹果拿下来,你却帮他拿了(观察),这让我很焦虑(感受),因为我希望培养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需要),我希望以后宝宝力所能及的事你能让他自己完成,等他请求你的帮助时再帮他。可以吗?(请求)
A2:
现在,你也可以来试试看,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来表达自己。
任何一次你与他人的沟通都是可以的。
比如,跟老板沟通升职加薪;跟爱人沟通谁做家务;跟同事沟通工作安排;甚至于跟餐厅服务员沟通一下座位安排。
每一次沟通你都可以试着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来进行。
大家可以脑洞打开,练习一下。
我希望自己首先可以坚持在与家人沟通时使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表达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少一些指责。所谓家和万事兴呐。最终的目标当然是与人的每一次沟通都尽量把这四个要素印在脑海中,运用得越多,我们也就会越自然。
你打算怎么开始运用这四个要素呢。
请记住:
第一步,表达你的观察,而不是评论。
第二步,表达你的感受,而不是想法。
第三步,表达你的需要,而不是指责。
第四步,表达你的请求,而不要预设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