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为《宿敌》这个美剧突然名声大噪,恐怕都不会有人知道在50多年前,大洋彼岸的美国娱乐圈是多么的如火如荼。更不会还有人追着去看60年代才有的黑白影片,只为一睹两位女主角在戏里如何地勾心斗角。当然,更重要的是,一些媒体也不会有用“看过好莱坞撕逼史,回头再看现今娱乐圈的那些事儿”作为标题的机会。
对于国人来说,50年代新中国还刚刚成立没多久,对大洋彼岸的美国是怎样的一番热闹是毫无知情的。那个时候,贝蒂·戴维斯 (Bette Davis)或者琼·克劳馥 (Joan Crawford)这两个名字屡次见报,所报道的内容一个比一个劲爆,成为当时美国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一个是科班毕业,百老汇舞台常驻人员,第五位华纳兄弟,获得了两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演员,一个虽然也是演员,但并非科班出身,而是从底层做起,经过一些人的认识从而站在了百老汇舞台上,原先隶属于米高梅公司,后跳槽至华纳影视,凭借《欲海情魔》获得一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两人看似有着不同的背景,但是在演技上,不输给任何一个当时后来者居上的小姑娘们。《兰闺惊变》就是最好的例子,两人作为影片的两个女主角,每个镜头,一个比一个精彩。
那么究竟是什么缘由让看似毫无关系的两人成为争吵不休的宿敌呢?原来,导火索是贝蒂因为新片即将成为好莱坞最具潜力的新人,环球公司特意召开发布会,给予她一个演讲展示自我的机会。正当她准备上去的时候,琼挽着她当时的第一任丈夫推门而入。不出所料,一大批记者如同潮水般地涌向琼,于是贝蒂第一次出风头的计划就这样被扼杀在摇篮中。也许琼进来的时机恰好巧合,但是对于一个迫不及待想要展示自己的贝蒂来说,琼可能是故意的。这一场无意的搅局,就此拉开了两人斗争的序幕。后来琼跳槽到华纳影视,两人的斗争开始上升至巅峰-----争夺华纳一姐位置。
有人说,演员这个职业是吃“青春饭”的,贝蒂和琼都认识到因为自己的青春不再,人气严重下滑。于是在1962年两人暂时的握手言和,合作了一部《兰闺惊变》。美剧《宿敌》正是以此为背景,展开贝蒂和琼的斗争史。因为这部影片当时轰动一时,谁都没有想到华纳旗下被称为宿敌的两人居然合作了一部影片!不仅如此,两人在拍摄过程中,依然在不断地向一些小报大抖对方的黑料,而且越演越热烈。直到奥斯卡之夜,同是《兰闺惊变》主演的两人,琼没有得到提名,而贝蒂得到了,虽然她并没有获奖。《兰闺惊变》导演从中看出了商机,趁热打铁开拍《最毒妇人心》,却不承想,因为贝蒂的一次爆料,琼已经60岁了!言下之意是她已经太老了,不能拍戏了。琼不得不借病退出影片拍摄,甚至退出了好莱坞。于是,两人的斗争,暂告一段落。琼去世后,斗争才是真正的结束,这期间有不少人借此余热牟取利益,连贝蒂被采访的时候,总会被问到和琼相关的事情。
这段长达三十年的娱乐圈斗争史,黑料一个比一个劲爆,两人吵来吵去,言辞刻薄,甚至毫不犹豫地直接在对方的伤口上撒盐,简直是在拼劲生命“撕逼”。所有人都在她们的笑话,一天没有关于她们的新闻就觉得像缺少了什么。整个好莱坞因为这事,热点不减,吸引了不少媒体争相前去等着爆料。
今天我们再来看这件事,除了看热闹之外,也要冷静下来思考一下这背后到底有多少是真实的,又有多少是为了炒作?
在我看来,“利用”这两字在贝蒂和琼的身上得到了极为细致的体现。在那个没有电脑,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演员若想增加自己的人气,要么拼命拍戏,要么制造一个又一个可供人八卦的新闻。作为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两人来说,年龄成为导致她们人气下滑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会握手言和拍同一部戏并不奇怪。美剧《宿敌》中,两人刚开始也就在片场里吵一吵,谁也不敢说这个电影一上档就能获得群众的青睐,甚至拿到奥斯卡奖项。华纳影视的老总看完剪辑片后,发现了商机,因为《兰闺惊变》的原著和两人的现实生活太相似了,更为难得的是,像原型的她俩双双出演。作为商人的他,要制造出一个新闻,再次引起两人激烈的争斗,这样观众就会带着好奇去看这部影片,企图在其中找出她们有没有假戏真做的情节。当然,他绝不会亲自去做这个事情,导演成为了替罪羊。一切如老总计划的那样,贝蒂和琼就此展开了新一轮的争斗,再一次成为美国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看似是华纳老总为了电影而利用她们,但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很难说贝蒂和琼没有感觉出来老板在利用她们,否则的话,吵了这么多年,不累吗?又或者为了某一个看起来很鸡毛蒜皮的小事,把过去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三五次的来回说,难道不烦吗?所以说她们其实是懂的,目的很单纯,就是借此吸引人的眼球,提升她们的人气。观众也在利用她们来给自己的生活增添趣味,八卦在全世界都是通用的,只不过明星往往是被利用最多的群体。
比之贝蒂和琼的这个好莱坞有名的丑闻,今天微博上所谓的口水战简直是大巫见小巫。但是,丑闻、绯闻终究是为了哗众取宠的一种方式,看看就好,不必太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