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奔
梅,傲寒独开,品格高洁,因此常被人称赏。除此之外,梅花这种意象,也有些独特的运用。比如,《诗经·召南》里有一篇《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召南是十五国风之一,国风多是上古劳动男女情爱之诗。这首诗不是咏梅,而是一首颇为大胆的求爱诗,梅在这里充当了爱情的见证者,衬托出女子在大胆求爱之前的种种复杂心理。当代诗人张枣亦有一首《镜中》,诗中意象繁多,而其中的梅花的意象也颇为独特,值得细细赏味。
镜中
张枣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涩。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谁的人生没有种种遗憾呢?尤其是当我们在某个深夜独处之时,回忆往事,令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不是美好的记忆,而是令我们后悔的事,这是一种心灵上的缺失感。人的欲望是很难满足的,于是便会有执念,难以放下,有遗憾,便不能超脱。《镜中》写的就是这样一种众生都逃不开的悔意。
诗中第一句“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只要”二字有强调之意,说明已经不止一次的想起后悔的事情了。一生中有很多后悔的事,而在这里并没有特指某一件最后悔的事情,而是泛指,所以主体写的虽是情爱之悔,但这只是以点带面,实际上不仅限于情爱,更是对生命中一切无可奈何之事所作的一首挽歌。
接下来说,在这种时刻,“梅花便落了下来”,花落常代表一种落寞的情感,这一自然现象落入主观之内,便会令人叹惋。“梅”实际上与“悔”字相通,两者字形将近,这种后悔的情感更因此形象化为梅花落下的意象。
之后两句,开始举出令作者后悔的事情:“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作者在这里强调了“另一岸”,为何不用“对岸”或“彼岸”呢?其实,这里是强调“另一岸”所具有异质性,与此岸截然不同;下一句“登上一株松木梯子”,“一株”,这个量词也很有意思,“株”究竟是指梯子还是松木呢?实际上,只有活的植物才能用“株”来衡量,这里如果解释成用松木做成的梯子,那么梯子无论用什么做成都不是活的植物,所以很难说得通。我认为,这里其实是借鉴了律诗的句法,省略一些词,并倒换了语序。因而,此句可以解释为“登上像梯子一样的松木。” 这两句中的动作描写实际上都是在写“她”在远离,而抒情主人公则在看着她远离。
到“另一岸”、向上攀登——这都是危险的事情,于是有了下一句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我们常说美丽的事情是危险的,这里反过来说则造成一种语言的陌生化效果。危险的事是刺激的,足以激发起人的好奇心和随之而来的行动,这种由危险带来的美丽是动态的,不受拘束。紧接着,诗人开始转折“不如看她骑马归来/面颊温暖”,“游泳”、登“梯子”是比较危险的。但谁又能说“骑马”就不是危险的活动呢?这里也隐含了一层对“危险”之美的欣赏。诗人在这里关注的是“她”“归来”——即使危险是美丽的,但作者更希望她“危险”地“归来”,而不是“危险”地离去。
“羞涩。低下头,回答着皇帝”,这里的诗歌节奏开始加快,不似先前舒缓的长句,而是使用一连串短句,与诗人迫切的希望她能回来的心境配合的十分巧妙。再看“皇帝”一词。皇帝象征着权威,不容反抗,要求的是顺从,这也就呼应了上文。那么,“她”归来以后,等待她的是什么呢?是 “镜子”:“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镜子”可以照出人的虚影,而人与镜中人则可望而不可及,如同海市蜃楼般虚无缥缈。所以,这里隐含的意思是尽管我十分迫切地盼望她的归来,但我也认识到这是不可能的,始终如“镜中”一般,固然美丽,然而虚无缥缈——这是多么令人无可奈何!即使后悔也无用,物是人非,只有接受而已。
如今,“我”“望着窗外”,似乎还有一丝奢望,但是“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节奏更加舒缓,哀婉之情尽显于此。而且首尾呼应,完成了一次结构和情感的回环,而情感也达至顶点(开始只是“落了下来”,现在已经是“落满了南山”)。至此,诗意勃发,诗人力尽而止,已经不能再写了。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们对此可以感到遗憾,但遗憾过后,便该坦然。这也许就是《镜中》给我们的一些启示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