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服务比较强调“理论的运用”。文书当中,“所用理论”或者“理论支持”这部分颇令社工尴尬。其实无论什么理论,都能上网搜索到,要“借用”任何一个理论并不难。然而,所复制的理论如何结合服务的?这让众多社工感到烦恼,理论的运用变成了专业包袱。
社工会有疑问:无论用不用理论,服务还是照样开展,甚至不会对服务结果有不好的影响,理论运用恐怕是装点门面,为了现实所谓的专业的罢了。社工还是有必要认真思考理论的运用,这能帮助社工在学习助人服务过程中将自身经验、知识积累体系化,对社工的成长和提升有作用。理论是帮助我们解释问题提供依据也为服务提供基本框架或范式。
1.服务理论≠服务理念
有社工将理论与理念等同,而实际上,两者的差别甚大。尽管混淆这两者的概念,对服务并无多大不良的影响。
理论这个术语一般包含有三种含义:模型(models),以结构化形式对实务中发生的情形进行普遍性的描述。模型提取了活动的某些原则和模式,使实务具有一贯性。模型帮助人们如何处理复杂情形提供一个基本操作框架,例如任务中心模型、心理社会模式、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等。视角(perspectives),是对世界的价值观或者看法,让参与者充分整理思路,能够在参与中管理自己,例如位列“理论运用排行榜”前三的“优势视角”。视角帮助我们以系统的方式去思考某种现象。视角也存在被包含在某种模式之中的情况。解释性理论(explanatory theory),说明为什么一个行动能够导致或引起某些特定结果,并辨识在什么环境条件下会如此。
理念更多是一种较坚定的一种思想主张或者观念(或者信念)。受限于才学,也难以详细阐述。用武侠小说举例子:《天龙八部》逍遥派的武学理念是“内力为本,招式为末,内力既厚,则天下武功无不为我所用”。《倚天屠龙记》武当派的理念则是“以柔克刚,阴阳互济”。两者武学理念之异,决定了武学修炼的方式差异,逍遥派的主张吸人内力,武当派的注重“身心双修”,但很难说哪个更好,两派创始人的武学均已登峰造极。
2.先选理论套进服务,还是根据服务情况选理论?
在文书撰写过程中,是先挑选出自己喜欢的理论,加以附和服务内容,还是根据现实的服务情况来选择理论支持?通常对同一问题、同一现象,不同的理论能解释它,但相信没有任何一个理论是能够解释所有的问题或现象的。
任何理论都是从一个侧面,以特定的视角来考察事物的总体性。在选择哪一个介入理论或者模式之前,先评估问题和需要,进而再选择哪个理论。社会工作服务是以人为本,从人的需要出发,理论是我们解释某种现象和提供服务指引的工具而已。如先选理论,其切入的角度,并不符合我们所界定的问题,其实很牵强。
理论支持虽然是服务专业性其中一个体现,但不是最根本的体现。社工服务的专业性的最根本体现在于“服务从需要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要解释社工服务为什么是专业的,整个服务思路是有依有据的。
在年度的需求评估和计划制定时候就需要有的思路,而在具体到每个小组或者活动,也同样如此。服务要从人或社区需要出发,才能保证专业性。社会工作的理论大多是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吸收或借用而来,可能融合了社会工作的价值和理念。但无论引用哪个理论,先解释清楚服务开展所“哪些人的什么样的需要”才是前提。
社工服务的专业性体现不在于用多么厉害的理论,社工应该更关注,理论是可以怎样辅助我们的服务更有效,也不是使服务受理论的约束。
3.理论运用不应只是复制粘贴
为众多督导诟病的是,不少社工喜欢复制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和符号互动理论。后来听到一些社工说,是老师告诉他们:“如果你们不会用什么理论,就用马斯洛层级需要理论,任何情况都适用。”虽说这个理论看起来并不是解释不通,但就显得大而无当了。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是解释性理论,并没与一套与之对应的操作指引——即模式,尤其不适合在个案、小组和社区活动中引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则不同,它们有其理论假设,基本信念,介入目标,在助人过程中还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技巧,这种指引性是具体而且清晰的,除了解释性论述之外,还有一个操作框架来指导如何操作。
社会支持理论,也有众多来源,不同的学者对它有不用的描述和维度划分。如果只是复制百度百科上的:“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帮助他们扩大社会网络资源,提高其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显得不够说服力,这段话是理论的概述。它还有更丰富的内容和层次,比如它按照支持的分类方式来划分,有客观支持、主观体验到的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还有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从内容上划分有认知支持、情感支持、行为支持。当社工运用社会支持理论时,要考虑是从哪个划分的维度去介入。如为案主建立配对探访义工,可能是针对情感支持,也可能是客观支持,这取决于案主的需要来选取。针对不同的划分维度,其策略也不是完全一致。如要增强案主的主观体验到的支持,则需要与案主整理现有的支持网络,重新体验现有的支持对自己的帮助,而非只一味拓宽支持来源。
理论对事物的解释的一个切入角度,对同一事物,不同的理论也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社会工作理论尽管视角不同,但都是殊途同归,在指引我们操作上方法上有差异,却也是百虑一致。比如针对自杀者家属的危机介入,可以是用危机介入模式,也可以是哀伤辅导的模式,这视乎社工所介入的视角。比如“罗伯特七阶段危机介入模式”,对于社工如何进行测评危机、怎样建立关系、处理感觉和情绪、探索替代方法、形成行动计划、跟踪计划和协议都有较清晰地指引。哀伤辅导模式用于辅导面临危机的哀伤者时,也针对其生理、认知、感觉和行为等进行评估,这过程也是在测评危机程度。比如协助哀伤者接受失落的事实和经验悲伤的痛苦,其中会涉及到处理其感觉和情绪。
4.需在记录中体现所用理论
服务所运用的理论,更需要在过程记录中有所体现,大多数内地社工而言,能够熟练运用常见个案辅导模式中的其中一两种也非易事。大多数专业个案,一个介入理论支持已足够。人的认知、行为、情绪、人际交往等实际上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切入点。几乎所有个案都需要协助案主处理情绪,不同的模式和理论在处理情绪上有不同的方法,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就是专门针对人的非理性情绪而辅导的。在分析记录中,运用不同的理论,所包含的关键字眼也不同,如理情行为疗法的“非理性信念”,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例外情况”、“寻找解难的方法”。又如,在个案记录中,描述社工所应用的问句,同时分析面谈结果,便可以知道社工所应用的理论是否与计划书所引用的理论一致。
小组工作本身有其固有的理论支持,例如小组动力理论、“镜中我”理论(解释性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小组所运用的理论是在利用小组动力的基础上,使用所包含的工具来指引达到小组的进行。以Klob的“体验式学习”理论为例:
体验式学习理论主要是解释和指导人可以通过经验转换而学习知识的过程,指导社工如何在小组的设计和带领中,引导组员在知识、行为、态度方面的重新体验和反思。这一理论,能清楚地指引社工所设定的目标是如何达到的。比如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小组、慢性病支持小组等。从组员最初的个人具体经验开始出发,由社工引导组员分享,这也是小组中所起到“传递资讯”的作用。藉由组员的具体经验交流,引发组员更多的思考,与组员总结或提升概念,再到让组员尝试去运用小组经验,能包含组员在知识、行为、认知、问题解决等方面的目标。
小组过程记录中的重点,是呈现体验式学习四个过程中组员的互动情况。无论哪一个理论,小组记录的组员互动中,依照这个理论的指引步骤或者框架,便不会与所运用的理论脱节。
Maslow的层次需要理论本身并没有错,但就如在慢性病小组、安全教育小组,或人际交往小组中,强调生理上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是其基础前提,但它并没有能证明社工在小组中让组员达到学习知识、改变行为,调整认知的作用。小组实务的理论运用,需要一个操作框架内进行更合适。
社区活动(不是社区工作)的理论运用相对简单,可以用解释性理论。开展一个节庆活动或者探访活动,有没有使用理论的差别似乎也不大,效果好像也差不多。开展一个义诊活动也要写所用理论,令人感到头痛,用哪个好像都不适合。社区活动的目的(目标)层次也较浅,社区活动的开展是是结合中心原本的服务规划来开展,服务计划的依据表示从需求调研中所了解到居民或社区的需要设定。其理论运用则需要体现社工如何达到活动的目标,尤其是在过程的描述和目标的检讨中表达清楚。相比于小组和个案的理论运用,社区活动不用“models”的理论也合适。
社会工作的理论众多,但不必去死记硬背。曾听说有专家在评估时,用手遮盖文书的理论部分,让社工回答该理论是怎样描述的。遇到这种情况,社工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对理论的理解,比一字不漏的背诵更好。
每个社会工作的理论,都含有对社会或心理现象解释,在社会工作实务当中,始终是助人或指引服务的工具,并没有哪个好,哪个不好或对错之分,也不应视之为包袱。先进行评估需要和界定问题,再选择理论;先理解和明白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再进行分析和探讨解决方法,才是开展服务的基础。
(全文完)
参考文献:[英] Malcolm Payne《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