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备忘录:沃米粥
那日在宁都,主人殷勤劝客尝粥,称此粥为本地特色。粥似旧饭煮的,但略有油性,不粘。
原料是将稻谷煮熟,晒干,去壳,存放之。称为“沃米”。问为何有如此发明。说,青黄不接时,在田中摘些稻谷,可以将就。虽为忆苦饭,也是一种生存法门,而且艺术。吃了二大碗,觉得该笔记一下,为艰难人世的艺术点赞。
说到粥,就会想起稀饭,是一回事吗?上网搜搜,说法千奇百怪,择其善者而从之,而本人就是吃货中的至善者。我以为区别是有的。首先,谈定义,“粥”是专有名词,《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粥,用粮食或粮食加其他东西煮成的半流质食品”,并没有“也称稀饭”之说,“稀饭”,则不见诸词条,当为偏正复合词,“稀”修饰“饭”,说的是饭中水太多了。其次,是习惯上,稀饭就是多加水去煮的饭,按正常煮饭程序去操作,饭中含水量可依次为硬饭、干饭、饭、烂饭、稀饭。而粥,则须在煮开后,不停搅动,增加胶性,这个词是我杜撰的,吃过粥的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也有例外,吃过一种以稀饭为锅底的火锅,那稀饭看起来就像粥,吃起来也像粥,理论上也就应该是粥了,但人家就叫它“稀饭”,奈何。
记起珠江边上的艇仔粥、及第粥、皮蛋瘦肉粥、鱼片粥,那倒是很正宗的符合词典定义的粥。至于莲花山上青莲古寺的米汤稀饭,自又有一种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