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个酒文化很浓郁的城市,那里喜欢劝酒,正常的流程是这样的:进门三杯酒,然后由酒桌年长的人先行过圈,意思就是用就酒和在桌的每一个人都喝一杯。第一个人过完圈再换下一个人过,通常是根据岁数从大到小顺序。当每一个人都过完圈,就意味着喝酒的仪式结束了,剩下的就是自由发挥了,岁数大的跟岁数小的喝叫派,岁数小的主动找岁数大的喝叫端。
在我成长的那个年代,很多人小学就开始喝酒,当然,那时候只是喝啤酒,因为当地有很多集会,过会似乎是仅次于过年一样的节日,家家户户掂着礼物走街串巷,进屋第一件事就是喝酒,像这样的集会每年没有十几次也要有八九次。能有这么多次集会主要依托于这个城市的村落很多,每个村都有自己固定的集会时间,而这个城市的中心正好坐落在几个村之间,把原本分散的村落都连在了一起。
我第一次喝酒是小学六年级,那年小学毕业,比较放纵,去附近的一个村过会,喝了一次,然后就在公园的草坪上躺了一下午。
小时候的酒量就一瓶,直到高中以后,个子高了,酒也就能多装一些了,由一瓶倒变成两瓶倒了。
高中毕业,我去了北京,第一次喝到原产地的燕京啤酒,北京人都叫大绿棒子,这种酒我喝了两瓶以后就彻底废了……吐的一踏糊涂。那时候北漂很穷,食不果腹,每晚回家只有免费的啤酒能喝,开始的时候喝一瓶去睡觉,逐渐开始变成两瓶,最多就是两瓶。后来让我开始依赖上了啤酒的味道,吃饭时不喝啤酒感觉没了灵魂,这是我第一次开始爱上了喝酒……
后来去了酒店工作,经理是老北京人,没事爱喝两口二锅头,年轻的时侯被经理教唆的开始喝起了白酒,最后自然是习惯了白酒。
再往后我回到了老家工作,开始当地没有我在北京常喝的二锅头,普遍有的就是老村长、板城烧锅之类的就,后来出现的白牛二,不过这个味道也不对,我喜欢喝的是46度的绿牛二。每次朋友找我喝酒就会有一个执着的人在到处买绿牛二。起初朋友觉得我事儿,后来他们发现,我适合喝绿的,因为白牛二我两杯就倒,绿的我最多能喝四杯。
之前的工作经历让我开始对酒精不再拒绝,在老家烧了三年半的锅炉,喝了三年半的酒。
后来我的工作又有一次变动,干了两年,还是天天喝,只是喝的不凶了。直到我又一次回到北京,我把酒戒了……
但是,北京的冬天太冷了,宿舍还没有暖气,电热毯一插就断电,也不能洗热水澡,钻进被窝一晚上都暖不热身体,于是……我找到了一个可以烤暖炉的麻辣烫店,又一次端起了我的二锅头……
说到这里已经距离现在有五年时间了,工作发生了很多变化,现在喝酒多为应酬,但是酒量一直不行,好在我人在南方,这里的人都不怎么爱喝,我也比以前更不能喝了,喝一顿会废一天……
我的偶像问我为什么天天都喝多,我想说…其实并不是。
有人说:当一个人开始喜欢回忆了,证明这个人开始变老了。前阵子跟大我四岁的朋友扯淡,自夸自己属于童颜,过了三张了岁数了脸上依然没有褶儿。朋友乐着说:“你还童颜,你脸上都长老年斑了,再看看你的头发,还剩几根?”。在此澄清,我没老年斑,那是色斑,头发的事儿……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