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麻麻的田埂,这不是诗,不是画,是农人的汗水
春节过完,做火车从安徽到深圳,早早的买上了火车票,所以有靠窗的位在。到江西山多些,到广东就比较平了,和安徽差不多。到江西山多些,到广东就比较平了,和安徽差不多。火车经过的大部分都是丘陵,田畈,中间的站点就是小城市,大城市,火车过城市的时间都很快,多的还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村庄,平平的田畈被密密麻麻的田埂划成井字,划成口字。
以前在老家的时候以为只有自家的田是这样的密密麻麻的田埂,现在看到外面的田知道了全国原来都差不多。老家的田要分到每家每户,每家每户的房子都在不同的位置,谁都希望分到的田离自家房子比较近,好便于管理,收割。还有田的水路分好和不好,好的田离水潭近,要用水的时候就比较方便,不好的离水潭很远,用水麻烦,谁都喜欢田离水潭近的。
都一个队里怎么将这些不同的田分下去呢?最后没办法,将远的田,近的田,好的田坏的田分成几大块,每家有份,用抓阄子的形式再在每块里分自家的那一小块,用田埂围起来,就象分蛋糕一样做到没有好坏之分就将整片的田分成每块不到一亩的长条形,方块形。
如果是高低不平的土地,不用田埂是不行的,梯田是必然的形状。当平原地区的田是不好分造成这样,结果没种过田的人是不知道这其中的苦的。自家的田用水的时候每家种的品种和作物不可能一样,水就要经过别人家的田,人家现在又不用水,要和他协商,还浪费水。秧苗、谷子、农药、化肥,耕田的犁、靶、盖、耖,因为没有宽点的路,都只有人工挑过去,一季要弄个好几趟,不是个壮劳力是没办法干的。
田埂路机械没办法下田,面积也太小了,就是机械下得了田转个弯就没了,机械的来来回回费的力更不划算。没办法用机械,插秧、收割、脱粒等都是人工,确实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种小块田的劳作方式没办法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情况。
没做过农人的坐在火车上看看田埂一排排,一竖竖的,青青绿绿,很有艺术的美感,象诗,象画,可看不到肩跳背扛,躬腰弯背的无奈。是的,梯田确实很美,也应该象专家说的做到小农经济现代化,梯田它必须做成那么的小块,怎么样在这小块上用科技种出高效益的作物,精益求精,运用到极致,是唯一的选择。
但平原地区的田也还用这种小农经济的方式,就完全违背了规律,刚刚分田到户的时候,它的功能比吃大锅饭时的效率高,这是不可否认的,都21世纪了,还不适应机械化,科技化,不在这上面适应时代的发展,农业的薄弱会影响到全局的,不可能独善其身,好像我不是种田的,和我没大关系,这怎么可能?最基本的东西种田人是最清楚的,这种苦,这种效率的低下,他们用脚投票,比在纸上谈的就实际得多。
用智慧和改革的精神打破这种僵局,让职业农民吃下定心丸,流转更多的规模的土地,就不会在平原地区看到密密麻麻的田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