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大洋路被称为世界最美的一条公路,或者谦虚点,是世界十大最美公路之一。我没有走过其它榜上有名的公路,无法比较。但着实被它的魅力折服,为它沿途的景色惊叹。
出门旅行,除了吃吃当地的小吃,逛逛五颜六色的手工艺品市场,最好的,就是可以顺路去一两个所谓的“世界之最”,然后一趟下来,大众路线也走了,小众情调也体会了,心意满满。
五一期间,我和三俗带着父母去了一趟澳洲。此篇将略过其余,只讲那个“之最”——大洋路。
据说澳洲有三“大”。分别是:大堡礁(The Great Barrier Reef),大岩石(The Ayers Rock),大洋路(The Great Ocean Road)。因为此行主要停留悉尼和墨尔本,所以只能顺路造访大洋路了,而另外两“大”,就暂且放到日后的澳洲行程规划里吧。
以下路线及背景介绍,多来自《LP澳大利亚》和百度百科。(背着1244页的LP旅行,也真是乱塞背包,无语凝噎。可谁叫它是最详实的旅行攻略呢!)
关于大洋路的历史背景和名称由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英国归来了约5万名澳洲士兵。由于当时国家经济萧条,失业率上升,政府处于无奈,只有安排这批士兵开荒修路。1932 年从吉隆到坎贝尔港长达180公里的海滨公路正式建成开通。由于在英语中通常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称为“Great War ”,这条路又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修建的,所以被正式命名为“Great Ocean Road” (大洋路)。(来自百度百科)
在悬崖峭壁中间开辟出来的大洋路,正式的起点是托尔坎(Torquay),终点是亚伦斯福特(Allansford),全长276公里,沿途奇景迭出,世界上没有第二条路可以媲美。驾车奔驰在大海洋路上,可说是一次又一次的惊奇之旅的大组合,沿途几乎不到一公里就是个绝景,耸立在海上的岩柱没有一块是相同的。夕阳斜照、群鸟飞舞,是许多人一辈子可能都见不到的美景。大洋路沿岸的壮阔波澜和笔直绝壁、是上帝的鬼斧神工,然而在十九世纪海员和移民看来,它却有如捍卫维多利亚的铁面战士,那么决绝地阻止满怀希望的船只靠近。(来自百度百科)
好啦,废话不说,上图吧!
1. 大洋路第一站:吉郎(Geelong)
吉郎三大件:橄榄球队、福特汽车公司、彩绘木桩。
橄榄球队我们无缘得见,福特汽车蓝白相间的标示却是在路边远远就可以望见,但更加吸引旅行者的,是海边的彩绘木桩。这里也有停机坪,可以乘坐直升飞机俯瞰周遭,但大多数游客都选择在十二门徒那里乘坐直升飞机,看的景色应该更壮观。所以我们也只是照了几张照片,就驱车进入下一站了。
2.大洋路第二站:托基(Torquay)
吉郎至托基只有21公里,驱车15分钟左右即至。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托基只是又一座令人昏昏欲睡的海滨小镇。在那个时代,冲浪在澳大利亚毫无疑问是反主流文化的追求,热爱冲浪的都是脾气暴躁的嬉皮士,他们住在破破烂烂的旅行车里,离经叛道,吸食大麻,并且拐走你的女儿们。而当冲浪公然成为主流时,触发了巨大的全球性商机。托基这座小镇靠近世界闻名的贝尔斯海滩(Bells Beach),而且是两个标志性的冲浪用品品牌Ripcurl和Quiksilver(两者都是以做潜水服起家)的发源地,因此成为澳大利亚无可争议的冲浪之都。(来自LP)
虽然没有体验到冲浪,但我们在托基的海边逗留了很久。四月末五月初,澳洲已经进入深秋,海边冲浪的人不是很多,零星看到几个不远处海里漂浮着的“小帆”。不过车行至此,看到一望无际蔚蓝的大海和黄白相间的沙滩,到真的有点“大洋路”要开始了的感觉,突显豁然。
3.大洋路第三站:贝尔斯海滩(Bells Beach)
贝尔斯海滩是托基至安格尔西镇的一段世界著名冲浪海滩。距离托基7公里,开车不到5分钟即至。
就是在这里,基努里维斯(Keanu Reeves)和帕特里克斯威兹(Patrick Swayze) 在电影《惊爆点》(<Point Break>) 中上演了他们的终极对决。(这个电影我没看过,,所以请自行脑补)自从1973年以来,这里每年复活节期间都主办迷人的Rip Curl杯职业冲浪赛,是ASP世界巡回冠军赛的一部分。(来自PL)
这里也有一段海滨步道,可以从游客中心领取一份《冲浪海岸步行地图》。
以前出门,如果时间来不及,基本上就是带上LP走人即可。在大洋路上,从朋友大雷(我们的司机兼向导)身上又另学了一招,那就是去游客中心领取免费的资料和地图,也可以直接和工作人员聊聊天咨询下当地的“著名”。大洋路一趟下来,我的背包里几乎塞满了每一段行程的资料和地图。
无论到哪里,看看当地资料,与当地人多聊聊总是比走马观花要好些,毕竟没有那么多时间在各处的小咖啡馆里驻足听听周围人的八卦,看看当地人的报纸头条。所以但凡见得着人(尤其考虑到澳洲的地广人稀),就多咨询咨询,既是练习口语,也算是一小步的融入环境吧。看看人家的服务态度,值不值得给个“好评”。
这里提供针对游客的4小时冲浪课程。2个小时的教授和2个小时的冲浪体验。如果是我和三俗两个人来旅行的话,就一定会体验一把的。不过考虑到我们只有2天的大洋路行程,再加上父母可能不太敢体验,所以就没做预定。这就是带着父母旅行的所得和所失吧。不过,我们还有机会来的,那时候就要好好学习一下冲浪了!
但是如果你有至少2个整天走大洋路,又是自驾,那还是一定体验一下冲浪课程,毕竟是世界著名的冲浪胜地。看着那些带着冲浪板冲向骇浪里的外国朋友们,真是内心痒痒啊!
4.大洋路第四站:大洋路路牌(Eastern View)
从贝尔斯海滩出发,沿途会经过Anglesea小镇,这里有考拉可看(但是我们没看到。。);艾瑞斯河口(Aireys Inlet),在这里可以看到灯塔;费尔黑文(Fairhaven),可以看到成群的马匹,也可以骑马。
不过以上景点,我们都只是经过,可能来的季节不是旺季,所以没有看到很特别的景象。
因此我们的第四站停留,是大洋路沿途唯一看到的路牌。虽然一路前行,已经在大洋路上行驶几十公里了,但到了这里看到那么明显的标示,好像告诉每个经过的人,此处才是“正式”起点。但其实通过路边的纪念碑可以了解到,这里的路标和纪念碑,都是为了纪念修建大洋路的士兵,纪念这个伟大的工程,纪念一战里牺牲了的人们。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纪念碑上提到的关于一战和大洋路的资料:
虽然一战的战场并未发生在澳洲,但作为英属殖民地,澳大利亚在一战期间(1914-1918),一共有330,000人参与了英国在欧中、土耳其和中东的战争(具体澳大利亚为何那么积极参战,请看《晓松奇谈》澳大利亚篇)。而其中,60,000人阵亡,160,000人受伤,澳大利亚的战争伤亡率超过64%,超过了一战中的任何参战国,也是澳洲历史上伤亡率最高的一次战争。战争结束后,面对这么多的伤残士兵,维多利亚州(大洋路所在州)退役服务联盟(The Returned & Service League RSL) 和当地其它社会组织积极为它们提供了各种工作机会。其中有3000退伍士兵被征召到大洋路的修筑工程中,在整个工程中,他们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包括社会福利和待遇)。此处纪念碑即为了纪念大洋路的修筑,同时也象征着那些一战中的士兵们为了保卫祖国而做出的牺牲。
5.大洋路第五站:洛恩(Lorne)
托基至洛恩沿途53公里,车行1小时左右。但因为是边玩边走,所以到达洛恩时,已经是下午4点左右了。大洋路第一天的住宿也定在了洛恩小镇的海边。
其实车行至洛恩,才走了大洋路的1/3不到,如果行程紧凑些,可以当天感到阿波罗湾,这样第二天一早可以去十二门徒处看日出,或者当晚可以在那边看日落。
不过我们沿途经过了拍照很美的海滩,所以玩了很久,赶到洛恩时就去了附近森林里的埃斯金瀑布(Erskine Falls),算作一个短途的森林徒步。之后主要就是在洛恩海边看日落,喂海鸥,购物,准备烧烤。
洛恩是个美丽的小镇,却也不算安静。我们看到很多澳大利亚的少年在海边围成一圈大喊大叫用纸盒子扣住海鸥玩儿,这大概算是前文提到的澳洲青少年问题的一个缩影吧。
6.大洋路第六站:Kennett River & Wongarra
从洛恩小镇出来,沿着大洋路前行,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会经过很多河流的入海口,不过大部分的河流到海边时已经成为小小的冲击“平原”(或者“平摊”?),好多时候甚至没等你发现那是一条河,河流入海口已经从身边过去了。
沿途比较有名的是Kennett River,沿着路标向上走,仔细抬头瞅,会很容易发现栖息在书上的考拉,如果幸运,它们或许正在觅食。考拉每天要睡18个小时左右,而即使它们醒着,也大部分在吃桉树叶,所以如果你能看到一只正在爬动的考拉,那么恭喜你,快去买彩票吧!
这里要说一下的是,旅游中心拿到的地图比较好的一点就是上面会标注出来每个地点的主要“可看点”,还会标注出来当地可以提供的服务,譬如是否有餐厅,是否有公共卫生间,是否有房车的露营地,是否有免费的BBQ设备,是否有可供野餐的区域等等。
虽然Wongarra在地图上没有很特别的“景点”标石,但我们在这里玩了很久。这就是自驾或者包车游大洋路的好处。没有固定的旅行景点,沿途看见好看的景色就可以驻足。Wongarra就是这样一处随性停留后,我们发现的好玩的地方。这里的沙滩很特别,是一小块一小块被割裂开的滩涂,远远望去就像大漠里的戈壁滩,更有意思的是,这里遍地都是海螺!真的遍地都是!数不清的海螺!而你如果俯下身来仔细寻找,在每一块滩涂的缝隙间,竟然会潜藏着小螃蟹!这些都是Wongarra带给我们意料之外的乐趣。
7.大洋路第七站:Wongarra至坎贝尔国家公园(Campbell National Park)
第二天我们的主要行程是坎贝尔国家公园的十二门徒。所以经过Wongarra的逗留后,基本没有再多做停留,不过沿路也经过了很多美丽的风景。尤其是穿过奥特维国家公园时,很明显的体会到了LP上所说的关于大洋路的景象:
经过世界顶级的冲浪胜地、穿越大片的雨林和宁静的海滨小镇、路过有考拉栖息的树冠。这条路线还展现了荒原、奶牛牧场和陡峭的石灰岩悬崖,带你近距离亲身领略南大危险的惊涛骇浪。
下面我们要经过的就是这荒原,奶牛牧场和陡峭的石灰岩悬崖。
关于奥特韦角(Cape Otway),它是澳大利亚大陆第二南的海角(第一是威尔逊岬),而且是全维多利亚州最潮湿的地方之一。在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之间,有超过200艘船在奥特韦角和仙女港间遭遇灭顶之灾,由此这里获得了“沉船海岸”之称。在Lighthouse Rd的尽头是澳大利亚最古老的灯塔“奥特韦角灯塔站”,塔内有咖啡馆、艺术馆和守夜人小屋。需要买门票。
8.大洋路第八站:十二门徒(Twelve Apostles)
十二门徒是大洋路上最著名的一段,甚至可以说是澳洲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亿万年来,海浪和潮汐冲刷着脆弱的石灰岩,侵蚀、削弱、雕刻除了鬼斧神工般的石堆、峡谷、拱门和气穴。当海岬后退,石堆被遗留在大海之中,就形成了所谓的“十二门徒”。
但如今,其实能看到的“门徒”的数量只有7个了。
关于“十二门徒”的补充知识:
十二门徒并没有12个,而且从所有记录来看,也从来没有达到过12个。从观景平台上你可以很清楚地数出7位门徒(见上面两张图)。但具体每个人“能够”看到几个呢?是否有比较隐蔽的门徒呢?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所谓门徒石,就是地质学上所称的“石堆”(stacks),这些石头最初的名字是“母猪与小猪”(Sow and Piglets)。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有些人(没有人想得起是哪些人了)认为,如果改一个比较神圣庄严的名字也许可以吸引游客,于是他们将其重新命名为“门徒”。由于门徒通常为12个人(耶稣十二门徒),所以后来又加上了数字十二。观景台东边(上面第二张图)的两块石堆严格说来并不是门徒,他们是巨人兄弟歌革和马各(Gog and Magog),所以这其实是宗教命名。
脆弱软质的石灰岩峭壁是动态多变的,被永不间断的海浪一直侵蚀着。2005年7月一座70米高的石堆倒塌在海浪中;2009年6月拱道岛(Island Archway)失去了它的拱道。而如今,这里似乎又有一位新的门徒正在诞生,虽然这一工程耗时数千年。
(以上内容来自LP)
9.大洋路第九站:归程
经过十二门徒,大洋路的精华路段已经结束,我们也要从内陆折返了。其实继续向前走出大洋路就到了澳大利亚的西南海岸,那里有洛根海滩(Logan's Beach),在7-9月间可以从观景平台看到来此处水域交配的南露脊鲸;塔山保护区(Tower Hill Reserve),可以看到野生的鸸鹋、袋鼠和考拉;布里奇沃特角(Cape Bridgewater),可以看到气穴、石化森林和海豹。不过这些都要在合适的季节才能观赏到,所以我们就不再向前,尝试使用了一下户外的公共烧烤设施,饱足一顿后,从内陆回到墨尔本。
至此,大洋路2天1夜的行程结束。
好久没写“行记”(简直不敢称为“游记”),突然觉得写点旅行记录怎么这么难!一不小心就是流水账。。想象中自己能够handle的,和自己真实的ability,差距太大。。
所以,解唯一:硬着头皮,磨厚脸皮,把羞愧当饭吃。
那么,接下来,写一个《带父母旅行的100个注意事项》?
还是再记录下悉尼、墨尔本和马六甲见闻?
相关阅读:《凤凰_2■初夏》
作者:@不做人妻
新浪微博:@不_做_人_妻
微信公众号:buzuorenqi
原创专题:《我们生活的世界_By不做人妻》
(我们是“大雪”和“初夏“,希望结识同为人妻但又不甘为人妻的你,在归属与自由,幸福与牵绊中,超凡脱俗。)
欢迎转载,注明以上信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