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京的电话铃声在2020年8月4日的清晨响起,一下子打破了自己在多伦多日复一日的疫情下的宁静与单调。得知父亲突然去世的那一霎那,觉得天旋地转的心痛,哭到无力、哭到无眠,更多的是无力,因为没有任何希望能够在三天内回去北京送上父亲最后一程。最终只能是姐姐连着视频见了父亲最后的遗容。每每想起,依然泪满衣襟。
匆匆给公司发了个消息,老板第一时间的回复是:take your time as much as you need, you’re covered. 接下来的一周已经不记得每天是怎么过的了,身体被掏空的样子。过了父亲头七,慢慢平静下来思考下一步自己做什么,也能走出家门让自己接受阳光与自然的疗愈。第二周因为有先前的各种事情的安排,试着选了重要的任务去处理,也做些轻微的家务来分散注意力,白天的时间就容易打发了。但是一到入夜,各种情绪依然强力涌上来,思念、不舍、内疚和焦虑交替着度过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内心里不断地告诉自己要坚强、要坚强、要坚强!同时内心还有一个声音就是要回家、要回家、要回家!哭泣换不来再见父亲,那么就不要辜负爸爸这么多年的爱与期望,余生依然要努力前行。
疾风骤雨的两周后,自己开始寻求内在力量和规划下一步。家人、朋友、同事,甚至心理医生都是获得支持和力量的来源,另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阅读,期间在京东读书读了两本书:《另一种选择》和《人生由我》,对建立复原力很有帮助。伤感的情绪不会一下子消失,不要为了表面的坚强压抑自己。很多场景会让自己想哭,那就哭出来。有时在超市看到糯米小圆子,想到爸爸爱吃酒酿圆子,那一霎那也会泪涌上。 这样的触动到今天都没有完全消失。
三周后开始慢慢恢复运动,记得重新踩上自行车骑了一公里就已经虚汗直冒了,但一天天逐渐增加公里数,也一天天恢复着体力。当身体的力量凝聚后,精神也更集中了。内心的声音也越来越清晰,就是我一定要回趟家,为了爸爸入土为安、更为了陪伴最需要照顾的妈妈。
有目标就有行动。疫情期间外籍人士如何入境、航班机票、工作安排、女儿读书安排等等千头万绪的事情都要捋清楚了。
第一步就是致信中国大使馆确认了自己属于可入境人士(大使馆邮件24小时内回复,赞一个!),并初步了解了入境流程和隔离政策。接下来就是工作安排,感谢公司给予了弹性政策,并且公司在九月初宣布了针对所有本地员工在疫情期间的一项临时新福利政策“a new emergency care paid leave”。
9月份是三季度的关键月份,在平衡各项任务之后,承诺坚持工作到九月底,之后就开启长假模式准备回家。之前因为疫情大家在家工作了七个多月,有些团队成员都没见过面,但自己也只能和大家在视频中道别。
从决定回家到踏上故土的近两个月的时间,相信每一位在疫情下从海外归来的都有着相似的经历和不同的故事。以下集中整理一下回家的过程:
1、 机票
8月底和公司确认好工作安排后就开始刷机票了。为了减少入境手续的繁琐,机票锁定从加拿大直飞中国的航班,不考虑从日本等第三国转机的航班。另外,预算也是要考虑的,单程超过人民币5万的机票也就不用去想了。
按照当时的情况,10月份能直飞中国的航班有国航、加航、南航、海航、东航、夏航和川航,除了国航和海航可以有从多伦多直飞北京(经停西安隔离后再入京)的,其它航空公司都是从温哥华直飞中国。并且每家航空公司每周都只有1-2班航班飞中国。
加航是最坑人的,之前3月份的机票被加航取消,不退现金退代金券,所以考虑新订的机票把代金券用掉。加航官网显示10月24日后有多伦多直飞中国的航班,而且价格在人民币1万以下,所以先订了10月27日多伦多直飞北京的航班。
由于归家心切,还是想刷更早的10月份的机票,结果发现了加航的猫腻,原来10月27日多伦多直飞北京的航班只是预期,该航线还没获得飞行许可,加航是先卖票,如果到时飞不了,取消航班退给代金券。其它航空公司也有类似情况,但至少取消航班是要退现金的。
退钱事小,但航班取消事大,因为还牵扯到出发前核算检测等手续,而核算检测在加拿大是要提前预约的。为此,一定要选择已经在8、9月份复飞的航班,那么10月份才是确定能飞的,所以可选择的范围果然少了很多。记得当时看10月20日前的日期要么直飞航班都售罄,要么贵至5、6万,只好按照预算预订了10月30日后的有确定航班的三张机票(分别是加航、海航和夏航)。
因为不甘心,所以每天还都会去各航空预定网站搜索更早的在预算范围内的机票。最终刷到一张加航从多伦多转机温哥华到上海的10月15日的机票,要在温哥华呆一个晚上。
2、 核算检测报告
按照中国出入境政策规定,所有入境中国的人士在9月9日后都要提供出发地72小时以内的新冠核酸检测证明报告(之前为提前5日)。
但加拿大从10月5日起不接受walk-in核算检测,全部改为预约制,并且对于无症状旅行目的检测的只能去指定的药房,而不能够去医院的检测中心。
加拿大新冠检测对所有人都是不收费的,是政府拨款用于在加拿大境内的核算检测。但因为人手等限制,每天检测的人数有限制,实验室出结果时间也不一定很及时。为了满足72小时内出报告的要求,必须要算好什么时间去检测才会比较稳妥。
多伦多有几十家指定的药房可以接受无症状检测,但非常难预约,电话几乎打不通,我试过连续打了三个多小时,只打通3家药房,其中两家都只有10月13日以后的预约,而药房报告是3-7日后才出,显然10月15日前来不及,终于有一家打通说是可以预约当天的,但我10月6日去测的,报告是10月10日出的,出早了,只能废了。
没办法只能考虑去医院,医院有轻微症状就能给测,但测完后必须在家隔离至报告结果出来,如果被抽查到没有在家隔离要罚款。隔离就隔离吧,医院预约简单很多,只需要去医院的网站上预约就行,都不需要提供居民健康卡,提供名字和生日就可以,去的时候带上有照片的证件就行。每家医院网上说的报告时间也不一样,有3-7天的,有2-3天的,我先预约了一家,结果24小时不到就出结果了,同样也是出早了。最后抱着高价改机票的心理准备,在10月13日去测了,谢天谢地,10月14日出了报告。但是医院网站的打印功能那天正好故障,我只能截屏,到10月15日出发前还是无法显示打印格式,给医院打电话,医院说打印截屏,航空公司应该会接受的。
揣着一丝丝担心去办理值机时,航空公司的确接受了截屏打印。注意:截屏时一定要把名字、生日和报告结果留在一个界面中!
3、 加拿大离境
10月15日晚上8点航班从多伦多出发温哥华,在多伦多值机柜台会预先检查核算报告、签证等信息,但不收纸质的核算报告,纸质核算报告在温哥华还得检查并收取。行李在多伦多托运直达上海。因为排队人不多,半个小时不到就拿到登机牌去登机口了。
多伦多到温哥华是国内航班,只在过安检时测了体温。大部分乘客都只戴了口罩,只见到零星1、2个穿着防护服戴面罩的。
多伦多的航班非常满,一排三个座位都有人,所以没有社交距离。我坐窗口位,中间的小哥一杯咖啡喝了有足足半个小时吧,因为不用戴口罩。
飞行5个小时后飞机准时到达温哥华机场,到温哥华是晚上10点,我的下一趟航班是第二天早上11点,所以要在温哥华住一晚。疫情期间不好意思叨扰任何温哥华的朋友,所以就选择住在机场酒店,最近的是费尔蒙酒店,不用出机场,步行几分钟就到,省去了坐Uber去其它机场酒店的感染风险。
酒店除了餐厅不提供早餐服务,其它房间的设施都和平常一样。睡足了八个小时,在手机上填好了中国海关要求的健康申报表并截屏二维码,就准备下一个更艰辛的旅程了。
因为已经拿了登机牌,也不用托运行李,酒店出来后经过安检,就直接往登机口了。我还纳闷怎么没查核算检测报告和二维码,结果走到登机口,已经有长长的队伍在排队了,原来是在登机口由航空公司检查报告和二维码。我们是在74号登机口,旁边73号登机口是去德里的,那里没有队伍,看到神情轻松的印度小哥们,当时竟然有点小羡慕。
前面有几个二维码检查不合格要重填的,说是时间填早了,我还挺自信我是按要求提前24小时以内填的, 航班落地上海是下午4:30,我的二维码有效时间是到晚上8点,没想到轮到检查我时也说我的时间早了,要重填。不想去要什么说法,重填就重填吧,准时登机最重要。填健康表只需要几分钟时间,所以到登机口再填都可以,不然提早了也得重填。
进入74号封闭式登机口,就基本踏实了。航班准时登机了。飞行时间14.5小时,中间技术性经停首尔,更换机组成员,需要大概一个小时。我的座位在比较靠前,前舱也比较满员,后来走去后舱,发现很多中间位置是空的,所以建议选座位可以选择后舱的,旁边是空位的可能性大些。
空乘都是穿防护服的,乘客中穿防护服的也有十来个吧。
客舱服务是提供三次餐盒,都是冷餐,非常难吃。有罐装饮料,也有热茶、热咖啡,酒精饮料没注意有没有,估计经济舱取消了吧。
整个飞行迷迷糊糊睡了2-3小时,戴口罩最难受的是耳朵根生疼,看了几部机上电影打发时间,腰酸背痛是肯定的,终于等到要降落上海了,不知是激动还是伤感,眼泪就又下来了。等到飞机停稳,机上广播要求大家继续原位坐好,等待中国海关人员检查完才能出舱。大概半个小时后,终于可以下飞机了。
4、 中国入境
下飞机后,立马见到穿着全套防护服的地勤人员在指引入境手续。每个服务区都有专人指引,步骤多但都很有序。自己记录了以下这些流程:
1)通过测温区,有帽子、眼罩、面罩的都要取下;
2)核验在温哥华填写好的健康申报二维码,记得要在温哥华保留好二维码截屏;
3)领取和签署采样知情书
4)鼻拭采样(要采两个鼻孔,很深,比较疼)
5)再测体温
6)入境检验
7)取行李
8)出海关
9)前往酒店分配登记。上海有三种隔离选择,有7+7酒店加上海自住房隔离,有14天上海酒店隔离,有江浙皖3+11上海酒店和三省安排集中隔离。需要根据自己的目的地选取排不同的队伍,我选了14天上海酒店隔离。
10)扫码酒店信息登记,在手机上填写个人信息生成二维码
11)工作人员核验护照和酒店登记二维码,并收走护照
12)等候前往酒店大巴
13)每趟大巴18人,自己放好行李上大巴前往酒店,上大巴前是不知道分配到哪家酒店的。绝对不能自选或更换酒店,分到好不好就只能拼人品了;
14)20来分钟车程后到了隔离酒店(我住的是张江科技园万和昊美酒店),自己把行李拿下车,有专人对行李喷洒消毒水
15)酒店有特殊通道办理隔离人员入住(入住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所以到现在都不知道酒店长啥样)。进入通道要扫码进行健康登记,登记信息后领取和签署知情书、房间号、马桶消毒片、体温计。
16)等候工作人员带领进入电梯和指定的房间。进房门后就不能再出来了,也不发放房卡,隔离的生活正式开始。
整个入境过程的确挺冗长的,下飞机后大概要六个小时,期间都是走路排队,也不是都是无障碍通道,有几个地方要下楼梯,所以手提行李多的会比较幸苦,还好自己就一个双肩包和一个手提袋。最好身上备些零食和水,否则六个小时还是容易引起低血糖的。
排队过程中虽然没有保持社交距离,但大家都很安静,没有见到任何人大吵大闹,工作人员很耐心。
虽然还得有十几天才能见到家人、朋友,但这两个多月来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2020年的世界如此魔幻,个人又如此渺小。世界有太多的问题还没找到和解的途径,但渺小的自己可以做到跟自己和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