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3听书笔记,《自贡商人》

自贡从东汉时期就开始产盐了,但为什么盐帮菜直到清朝中期才形成体系?还有,为什么盐帮菜会有三个分支?每个分支菜系的口味又如此不同?

这些问题从根本上都源于同一件事,那就是:清朝中期,自贡的盐场发生了一个深刻的变化——从手工作坊转型为了大规模的工业企业。

作者提出,人们惯常提起的那些内外困境,其实并没有阻碍自贡井盐工业的规模化转型,没有阻碍自贡盐商们汇聚工业资本、成为一代巨富。

首先,自贡在内陆,盐全部溶解在地下水里;海水什么的,见都没见过。而且,四川本就气候湿润,加上还是盆地,水汽聚集。一盆水摆出去,过一天变两盆,永远也晒不干。那怎么办呢?

自贡人民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在地面凿井,把含盐量很高的地下水——也就是卤水——打起来,放到锅里煮,水分煮干后就留下了盐。后来,人们把用这种方式生产的盐叫作“井盐”。

选址的大方位确定了,下一步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凿井。要获取更高咸度的卤水,就要不断朝着井的更深处凿去。到了清代道光十五年,也就是1835年的时候,人们竟然凿出了一口深度为1001米的深井。这放在当时,可是相当了不起的。做个对比,在那10年之后,美国人的钻井最高纪录,也只有五百多米。

当时,从自贡的这口“千米深井”里,喷涌出了大量的黑色卤水,这放在自贡商人眼里,就是黑色黄金啊。因为,黑卤是卤水里“盐值”最高的一种。同样一口锅,用黑卤煮盐,产盐量比一般卤水要高得多。

自贡商人在凿井的过程中意外发现,自流井地区的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天然气可比柴火煤炭好太多了。你只需要凿一口气井,就会有24小时源源不断的天然气涌上来,根本不需要人管,也不会产生废料。这下,产盐效率自然就大大提高了。

四大家族内部如何分权呢?你可以把家族看作一个大公司。家族里一般有一个灵魂人物,他就是公司的一把手。公司里重要的职位,全都由家族成员担任。家族的结构比较简单,一个管盐业财产的部门,你可以理解为公司的核心业务部门。一个管农业财产的部门,其实就是衍生业务部门。还有一个是跟外面打交道的部门,也就是公关部门。公司一把手会管核心业务,一把手的儿子或者女婿会负责其他部门。

为了让这个公司更有凝聚力,家族还有一些规矩和仪式。比如,有的家族规定永不分家,财产永远归集体所有,这让后续企业赚到的钱能够继续投入集体事业,也就是盐井的开凿,而不是为个人贪污。有的家族建了大祠堂,在祠堂竖一个大石碑,石碑上刻着族规。他们用这样的方式,提醒后代要对家族忠诚。

自贡商人以家族为根基,建立起具有传承性的家族企业。而在美国的商业史上,家族企业的历史与美国的历史几乎一样长,如今美国不少著名的公司也为家族所有,例如微软、沃尔玛、戴尔、杜邦等等。自贡商人的企业组织管理模式与美国商业精英的想法不谋而合。

川盐与淮盐相比,更加物美价廉,就连长期抑川盐而扬淮盐的清两江总督曾国藩,也不得不承认,川盐具有比淮盐更多的优点。如果照商品流通的市场规律,不加人为的限制,川盐在两湖广大地区,是有其广阔持久的销售市场的。再加上,“川盐济楚”一开始,自贡的大盐商们就马不停蹄地在楚岸的宜昌、沙市、汉口等设立盐号和支店,组织大批人力运输、贩卖食盐,把自己的小旗子插满了“市场要地”。今天再回头来看,这些不正是企业抢夺市场份额、跃升行业龙头的关键要素——产品能力和渠道能力嘛。

清代商人运作政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交结权贵;另一种就是给国家捐款捐物,换取政府信任。这些事情,自贡的大盐商们当然也没少做,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后来,他们却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了政策的对立面,跟政府的博弈也陷入了扭曲。

自贡盐商的同行前辈,乾隆年间江南地区的盐商,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只要国库吃紧、朝廷暗示,就得忙不迭地送钱;遇上重大军需、庆典、赈务、工程,更要踊跃捐输巨款;皇帝每次南巡,也都得布置大排场,吃喝住行伺候到位。

所以,到雍正时,盐商们看似资产雄厚,内部却财力空乏。因为乾隆已经在这些人身上榨干了油水,只给他们留下个“富商”的虚名。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体现,就是在“川盐济楚”这个历史节点上。这一政策机遇,使自贡盐业步入鼎盛。但这种局面,严格来说并非清政府促成的,而是自贡盐商自己争取来的。也就是说先有了政策的突破,其后才是政府的认可,它的背后,集中体现了计划力量与市场力量之间的博弈消长。这一点,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也屡屡得到重现。

主要内容:自贡井盐企业向大规模工业企业转型的这一过程,让人不觉联想到当代巨富查理·芒格说过的一句话——“宏观是我们必须承受的,微观才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

正如本书作者所言,自贡井盐企业的生长逻辑,其实与一般企业是共通的:利用技术和组织革新突破生产效率瓶颈,利用金融工具撬动资本力量;在适应宏观环境变化的同时,运用市场规律实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

从1887年至清末,自贡盐的年产量一直处于鼎盛期,保持在20万吨左右,是全国销盐量的五分之一。当时的自贡,不仅是四川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也成了一块“吸金海绵”,吸收了中国正在寻求出路的大量资本,成就了自贡盐商富甲一方的传奇。

其实,人们之所以愿意花时间去看巨富的成长之路、伟大的企业传奇,最深层的原因并不是他们最终拥有了让人羡慕的财富,而是因为,他们面对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他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对我们有启发。他们更好地解决了我们今天会遇到的问题。

比如,面对资源困境如何突破?如何管理一个日益规模化的组织?如何撬动你并不拥有的资本?如何在既定政策环境中寻找可能机遇?这些问题,自贡商人都给出了具有现代意义和现实启发的解决方案。因此,捋清自贡井盐业的转型机理,对于我们理解当今的企业困境和相应对策,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732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496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264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07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06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7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9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8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1,704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6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3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3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16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8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03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