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自卑是很多人都有的一种感觉,对自己不满意,随意的否定自己,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等都是我们的自卑感在作祟。
像我就是一个典型的自卑患者,上课我不敢举手发言,或许这件事对别人来说就是胳膊动一动,嘴巴动一动,对我却是一段漫长痛苦纠结的心路历程。
我也曾经试图改变自己,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是,“没事,勇敢点,走出这一步你就已经战胜自己了,真的不可怕,等她说完我就举手,哎呀被抢先了,那我等下一个吧,唉,她怎么把我想说的都说了呀……”当我还在进行心理斗争的时候,老师已经敲了敲黑板说“好了,下面我们继续讲课”……
这时候我心里松了一口气,告诉自己,还有下一次,但是,我用无数个下一次欺骗自己。渐渐地好像也麻木了,接受了这个自卑的自己,这个遇事会把头埋在沙子里的自己。
02
但是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做《被讨厌的勇气》,书中说“自卑感来自主观臆造”,阿德勒剖析了自卑的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办法。
阿德勒认为人人都会追求优越,这是人的本性,当自己的目标不能现实便产生了自卑感。但与我们大多数的认知不同,他并不完全反对自卑感,健全的自卑感会对人生起到激励作用,他会尝试着改变自己所不满的缺陷,不断进步,不断向前,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但是健全的自卑感是什么呢?不是羡慕A是白富美,或者仰望着B的高学历,与他人对比产生的自卑感并非是健全的。而我们往往会陷入这个误区,从我们一出生似乎就活在比较之中,活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中。
长此以往,周围的一切都好像变成了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暗暗比较自己和室友、和朋友、和其他比自己优秀的人。这样下去自卑感就会演变为自卑情结,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人也会越来越消极。所谓自卑情结就是把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就像因为我不漂亮所以交不到朋友,把交不到朋友的原因归咎于自己的不漂亮。但是人又无法长期处于自我否定的状态中,进而又会演化为优越情结。所以阿德勒说“如果人有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优越情结认为“如果我长得好看,我就能交到朋友”,生活在“如果,要不是”的虚假状态中。
03
那如何让自己不再自卑呢?阿德勒提出了如下方法:
第一,很多自卑感都是由竞争产生的。但是健全的自卑感并非来自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因为阿德勒主张,不要把人与人之间看作是竞争状态。尝试从竞争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就会摆脱“或许会输”的恐惧心理。这样你假想中的竞争对手,就会转换为你的伙伴。
第二,不要去寻求别人的认可。寻求别人的认可,就是按照别人喜欢的样子生活。连你都会不为自己而活,那谁又会为你而活呢? 要学会把自己和别人的课题分离。比如,当你把清华北大当做目标院校,有人会嘲你不自量力,但你不必放在心上。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我们无法左右。我们只需关注自己的课题就好。
第三,建立共同体感觉。有了共同体感觉认可欲求就会消失,就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所谓“共同体感觉”就是: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简而言之就是存在感或者归属感。
树立共同体感觉首先要学会自我接纳,诚实的接受做不到某件事的自己,要有甘于平凡的勇气,但是普通并不等于无能,这里的平凡是指没有必要刻意宣示自己的“特殊”。平凡没有什么不好,特殊也不完全就是好的。不要思虑过去忧患未来,要聚焦此时此刻,认真谨慎的生活。
其次要学会他者信赖,即无条件的信任他人。那么如果他人背叛了自己还要信任吗?阿德勒说是肯定的,因为是否信赖他人是我的课题,是否背叛是他们的课题,学会课题分离,把他人作为伙伴,从而就能得到归属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他者贡献。阿德勒认为幸福即贡献感,贡献感就是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而人们寻求他人的认可,就是为了想要感觉自己有价值。当我们自己产生这种感觉就不用再从他人身上寻求了。
他者贡献并非意味着牺牲自我成全他人,而是获得自我价值的一种手段。作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饭后,丈夫在看电视,孩子在玩耍,只有妻子一人在收拾碗筷,这时妻子或许就会产生“为什么只有我干活没有人来帮我”的怨言,但是阿德勒说,即使得不到家人的谢谢,也应该想“我对家人有用”,不去思考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加以实践,有了这种奉献精神,眼前的世界便会带有不同的色彩。或许哼着歌洗餐具能容易营造出一种容易帮忙的气氛。
阿德勒心理学强调人是可以改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有改变的勇气,跳出舒适区追求未知的勇气。自卑就是我们缺乏勇气的一种副产品,所以不要随随便便对自己说“不”,要学会告诉自己“我能行”。
艾玛沃森在一次演讲中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If not now, when? If not me, Who?”就是此时此刻,非我莫属。从一次简单的举手发言开始,你会发现勇敢是那么美好。一点点克服自卑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