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第三章:本章主旨是告诫统治者如何以“道”治国理政,提出“无为而治”治国理念,对中国古代政治影响很大。
【原文】
不尚贤①,使民不争②;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④。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⑤。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⑥。为无为,则无不治⑦。
【注解】
①不尚贤:尚,崇尚,尊崇,这里指人为地标榜。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不标榜贤才异能,又指不崇尚多财货的人。
②使民不争:使民众不争夺功绩,不追名逐利。
③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贵,贵重,珍贵。货,财物。“难得之货”指金银珠玉,奇珍异宝等。不珍贵难得的财货,使民众不去窃盗。
④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见,通“现”,出现,显露,这里有炫耀之意。可欲,足以引起人们欲念的事物。不显耀可贪的物品,使民众淳朴之心不被扰乱。
⑤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虚其心,虚是空虚,保持空灵的状态。弱其志,志指情志、情感,减弱人们的情志不使过分激进。所以得道的圣人治理国家,就要空灵民众的内心,安饱民众的体腹,减弱民众的情志,强健民众的筋骨。
⑥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无知无欲,没有诈伪的智识,没有争盗的欲念。使智者不敢为也,让自作聪明的人不敢肆意妄为。
⑦为无为,则无不治:以“道”的“无为”原则修身、待人、处事,这里指以无为的原则治理国家。如果能够依照以无为的原则处理政事,就没有不能治理的国家。
【延伸】
长期以来人们把这一章解为老子为统治者提出的愚民政策,其实是误解了老子。他的本意是让统治者顺应大道,无为而治,以德化民,让老百姓过上自然质朴的生活。
这一章值得提及的是老子对现实社会中统治者道德沦丧,物欲横流进行批判,认为这是扰乱人心,造成社会动乱的根源,要求统治者从本源上自我克制,自我约束。同时对老百姓不强加干预,过多控制,顺应民性,无苛政之苦,无重税之忧,让老百姓过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样的生活。这是上古时期流传的《击壤歌》中描绘的生活状态。在老子看来,高明的执政者应懂得顺应自然之道,顺应人性人情,让下属和百姓各守其职,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切忌用过多的法规条文约束,用行政命令来强制推行,搞得民众无所适从,结果就会适得其反,治理不好国家。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实行“无为而治”且效果明显的是汉初。汉初的汉高祖刘邦、汉惠帝以及吕后掌权时期,都坚持“无为而治”。《汉书·循吏列传》总结说:“汉兴之初,反秦之敝,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疏阔,而相国萧、曹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师 ”,废除苛政,轻徭薄赋,工商自由,与民休息,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汉文帝、汉景帝即位仍然延续高祖以来政策,周勃、陈平等大臣也都是“无为而治”的信奉者和执行者。这使政治清明,经济发达,国库钱粮充盈,人民生活安定和谐,形成了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
【本章总结】
本章首先老子阐明国家治理不好的根源是什么?统治者如果标榜贤才异能,就会使民众竞争功名利禄,功利主义盛行;统治者如果贵重金银珠玉,奇珍异宝等难得的财货,就会使民众形成盗窃之风;统治者如果炫耀自己的功名财富,就会惑乱民众的淳朴之心而艳羡那种富贵豪奢的生活,社会风气就会败坏。其次,老子提出得道的圣人治理国家应该让民众心灵空阔,体腹安饱,情志平和,身体健康。再次,要经常让民众保持既没有伪诈智识,又没有争盗欲念的状态,让那些自作聪明人不敢肆意妄为。只要遵循无为的原则处理政事,国家就一定能治理好。这样就逐层递进,阐发了“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