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碑和春节这双重要素的左右下,《唐人街探案2》或许会成为最大的赢家,《捉妖记2》的确是巨无霸,有效的卖萌和主打合家欢的套路,能够为其增色不少,然而口碑和新意又是它的软肋,从长远来看,这个会是它的死穴。而另一高口碑战争片《红海行动》却又因为过于血腥的场面,导致在“合家欢”和舒适度上造成一定的接受困难,后期发力当然无疑,只是要想做春节档的票房第一把交椅,着实堪忧。
在《西游记女儿国》彻底被口碑厌弃后,春节档四大片中,只有《唐探2》或将成为最大的赢家。
如果说陈思诚的《唐探1》还停留在异国猎奇和泰囧模式上,那《唐探2》已然成为目标清晰且定位准确的探案喜剧片。电影本身高密度的完成度来源于对受众心理的揣摩,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带来的国民视野的扩大、民族主义的高涨,以及自身身份认同的坚定,都是《唐探2》在外表嘻嘻哈哈的迷雾中,传达出来的信号。
无疑,陈思诚善于制造笑料,而且能将这种笑料的模板不断复制。唐仁和秦风的搭配组合就已经在结构上保证了喜剧的内在张力,学识不同,年龄差异,颜值向左,这些当然可以做一些花样,徐峥的《泰囧》便是如此。但是《唐探2》已经走出了这个藩篱,在续集中,它更高效地利用了语言、民族和性别上的落差,这种喜剧模式,更加年轻化,也有时代感。
比如唐仁一以贯之的广式普通话,和宋义的唐山话,以及秦风的说话结巴,这种让角色一开口就能使观众忍俊不禁,是一种聪明的设定,但是在本片中,中式英语玩味的笑料,却更加密集了。比如王宝强拦在车子前面和一群人用英语对骂;比如胖子小弟教白人大块头说中文,把“去死吧!混蛋”教成“打我吧!爸爸!”。这显然是一种语言的胜利,中文成为了颠覆英文的利器,中国在美国的地盘上也立下了自己的旗帜。
这种民族主义的用法,也在于对当下美国平民的漫画式表达。警察局局长长着一副现任总统特朗普的模样;在教室学中文的黑人群体可以每人随时掏枪;而白人飞车党的壮汉们也用一种夸张的形象展现出来;美国人可以街头抢劫,但是却被中国人反抢;美国监狱可以坚如磐石,但是却在正义的信条下,被各国友人用技能破解。虽然《唐探2》的故事发生在美国,但是美国却成为了任由摆布的“他者”,一种具有左右力量的符号。陈思诚不仅让观众可以在大银幕上看中国人演绎的笑话,更可以将这个笑话和他国的国情和现状相联系。
当然两性笑话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元素,且不论片中无处不在的荤段子和性暗示,就是直露出来的场面,也是不可胜数。比如唐仁三人在大街上被扒衣服,半个身子裸奔;唐仁被白人壮汉邀请,在《粉红色的回忆》伴奏下跳舞;而随后三人更是在医院中穿着护士服扮女人。刘昊然的那副女人相应该会成为年度最佳反串吧!毕竟连唐仁的师傅莫友乾都对他数次调戏。
在这三个层面的笑料营造中,陈思诚很轻松地让观众进入到了一个喜剧的世界,但是喜剧并不是无趣的,它总是能和探案的剧情相牵连,《唐探2》在剧情上的打磨比起第一部更为出色,尽管在最后三人去医院救人的时候,过于疏松,败给了喜剧的冗长,但是整体来看,陈思诚并不是在讲一个可有可无的故事。秦风的最强大脑固然有开挂的嫌疑,然而这种天才型的人设并不是漏洞,被人交口称赞《神探夏洛克》也是如此,这是一种商业片浪漫化、造神化的必要。
让秦风在脑海中随时可以调动记忆,建立城市模型,且做瞬间的推理,这种梦幻般的戏份,就像当下流行的答题风潮,知识成为了一种风尚,如同战国时楚人佩戴香包,如同魏晋时文人食五石散。当答题可以赢钱,当知识可以和物质挂钩,观众便会对其趋之如骛。毕竟整个探案的过程中,唐仁探案的目的就是那五百万。
但陈思诚还需要面临另一个问题,那便是如何在美国的地界上彰显出“唐人街”里中华文化的质感。虽然在第一部中,唐仁数次使用了寻龙尺,不过那像是一个隔靴搔痒的噱头,实际意义并不大。
而《唐探2》中,阴阳五行八卦、奇门遁甲数术、风水祭祀巫术都轮番上阵,即便是秦风的探案成果,也少不了唐仁用五行风水做推演。到了反派最终秘密被揭穿,在曼哈顿城市中心里设立祭坛,来为自己续天命,这种前现代的迷信文化却在一个后现代的都市文化中落地生根,陈思诚打出了一手好牌。
于是影片一开头出现的那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家语录便堂而皇之地形成暗合,秦风用道家太极阴阳以及神魔极端来化解整个悬案和人性,虽然有些程式化,不过依旧把中华文化有效地在大银幕中呈现,即使大反派被秦风说“死”,毫无征兆地自刎,也可以算是基本合格了
所以,将《唐探2》作为一部现象级的商业片当然可以说出很多成功的道道来,然而在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关节处,思考影片在民族心理和对外文化的心态上,的确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唐探2》固然不是一部精致优秀的商业片,然而它却在口味迎合以及类型化探讨上,发人深省。
本文首发“中影指数”
约稿或转载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