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7日,互联网实验室在北京发布《互联网研究调查报告》,该报告中指出我国互联网产业已出现寡头垄断现象,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三家公司在其各自领域位居中国互联网垄断企业前三名,至此三巨头的说法开始流行开来,而其中腾讯“垄断”了社交,百度“垄断”了搜索,阿里“垄断”了商品。
而在那之前,中国互联网已经有一句俗语:“中国互联网创业三种结局:要么生、要么死、要么BAT”,这句话略有些夸大,但也说出了无数创业公司的辛酸无奈:要想从BAT的“联合围剿”中成功突围,概率是相当低;绝大部分在刚启程时,就被BAT凭借巨大的流量和现金补贴给“截了胡”,剩下的少数“卖身”于BAT,过着一种要钱有钱,要流量有流量的日子。
今天中国的BAT在中国互联网的地位,已经有点类似于武侠小说里面“武林至尊”的称号,“江山辈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十年”,无数的“长江后浪”向BAT发起挑战,期盼着自己有一天能跻身于三巨头之中,过着一种“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日子。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BAT三巨头中,百度已经渐渐掉队,是实力最为羸弱的那个巨头,也似乎是最有可能被“长江后浪们”所取代的巨头。
一、市值差距不断拉大
2017年5月2日,腾讯市值一举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成为中国第一家突破300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超越美国银行、富国银行,进入全球企业前十。
2017年6月8日,阿里不甘示弱,受阿里投资者大会的利好消息,阿里股票一下大涨13.3%,接近142.34美元一股,创下阿里涨幅历史纪录,当天阿里市值增加约431亿美元,总市值超3600亿美元,一举超过腾讯登顶亚洲市值最大公司。
腾讯和阿里同时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双双挺进全球企业前十,并正在超4000亿美元的路上稳步前进,可谓是正式向“国际互联网三座大山(谷歌、Fackbook、亚马逊)”发起了挑战,一时间,可谓“中国互联网巨头,唯阿里与腾讯耳”。
腾讯和阿里的一路突飞猛进,无疑也将一部分人的关注转移到了百度身上,做为三巨头之一,曾经BAT的带头大哥,百度似乎已经在国际上沉寂了太久。更为尴尬的是百度目前市值仅为616.18亿美元,而当前阿里市值3410.60亿美元,腾讯3327.42亿美元(数据截止2017年6.15号11:07分),这样算下来百度仅为腾讯和阿里市值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之间。
更为尴尬的是在BAT叫法出现的2011年,百度还是三家市值中最高的,彼时腾讯全年总收入284.961亿元(人民币,下等同),其中有230.428亿元是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而不是今天风靡全球的“腾讯游戏”;阿里还深陷““10.11事变”,为安抚卖家和公关操碎了心;而百度在收拢谷歌退出后的中国搜索市场后,市场份额一度高达82%,一时可谓控制了中国互联网的“杀生大权”。
而仅仅过了6年,“老二”腾讯市值从446亿美元涨到了3327亿美元,曾经的“小老弟”阿里市值也从100亿美元跃升到了3410亿美元,而百度,虽然一直在稳步上升,却只从460亿美元涨到了618亿美元,更为致命的是腾讯和阿里在3000亿美元如此大的体量时,增长率还在一路狂飙,而百度卡在600亿美元这个区间已经4年了。
6年前中国互联网的三巨头,后两大巨头今天已经成为了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正式晋升为全球互联网巨头,而当年中国互联网的老大哥百度,这些年似乎一直在“原地踏步”,昔日的“傲视群雄”,到今天的“五个抵一个”勉强能抵。
中国互联网还有个段子:“人世间最大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六年前,你买了腾讯的股票,而我买了百度的股票。”
二、生态布局落后明显
李彦宏有次在采访中说过这么一件有趣的事情,大致是这样的:他在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读研时,有一天上课时老师提了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未来想做什么?”李彦宏哗啦一举手,然后噼里啪啦的讲了一大堆,从搜索到XX,再从XX到XXX,延伸拓展了一大堆,本以为会获得老师的夸奖,谁知老师耸了耸肩,来了句:“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应专注于我们最想做的事情”。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当AT开始做电商时,百度在做搜索;当AT做支付时,百度在做搜索;当AT布局O2O时,百度还是在做搜索;到最后发现越来越不对劲了,终于在15年放出了那个“200亿打造糯米”的著名口号,可是为时已晚,AT已经抢占先机,“以逸待劳”。
ps:百度文学已被售卖,修正一下
阿里除了核心电商以外,还在金融、云计算、泛文娱、本地生活O2O、交通出行等完成布局,手下有滴滴快的、美团点评、乐视体育、36氪、饿了么等14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1988.5亿美元,占据中国独角兽企业总估值1320亿美元(数据来源于《2016 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此外阿里不仅“线上买买买”,还“线下购购购”,入股苏宁、收购银泰等等,一个连接线上、线下,包含人们“衣食住行医玩金等”庞大的阿里帝国呼之欲出。
腾讯依靠“QQ和微信”两大“国民级产品”,在手游、内容(泛文娱)、金融、O2O业务、电子商务、交通出行等完成布局,手下有美团点评、小米、滴滴、人人贷、今日头条、等独角兽企业16家,其总估值1320亿美元,占中国独角兽企业总估值的1/4(数据来源于《2016 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加之其在全球游戏方面的布局,一个以社交+游戏为主营业务,以“QQ”和“微信”为连接点,包罗万象的腾讯娱乐帝国已然成型。
而百度虽然也在O2O、汽车交通、医疗、旅游、教育、金融六个方面完成布局,手下有独角兽企业6家,包括百度外卖、爱奇艺、优信互联、我买网、蜜芽宝贝和58到家,总估值却仅有99亿美元,更多的意义在于“被动的防御”。
从布局类型来看,百度与AT几乎没什么差别,该有的都有,但从数量和估值来看,百度都落了明显的下风,并且有一个致命的东西:没有一个完美的连接中间点,百度搜索、百度钱包都不能担此大任,而百度地图似乎也还有点距离,反观腾讯有微信,阿里有支付宝,真正的是一个生态闭环。
此外,在新兴金融业的领域内,AT快速圈地,小额支付、小额贷款、小额存款、小额理财、海外金融支付等细分领域,几乎都已经只剩下腾讯和阿里两个选手在玩,而控制金融是成为寡头的先决条件。
三、盈收被进一步拉开差距
13年—16年,4年里腾讯的营收增加了900亿元,阿里的营收增加了500亿元,而百度只增加400亿元;而根据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的情况来看:腾讯第一季度495.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5%;阿里巴巴2017年第一季度营收为385.8亿人民币;而百度2017年第一季度营收168.91亿人民币;三者仅仅第一季度营收就相差了200-300亿元了,如若不出意外,今年百度全年营收估计要落后腾讯和阿里800-1200亿元。
此外,不仅营收在拉开差距,利润的差距也在不断的拉大,13年百度与AT年利润相差仅为50—100亿元,而到了16年已经相差了300亿元了。4年里百度的年利润一直保持在100亿元左右(百度在2015年剥离了去哪儿,所以出现336亿元的高额利润。),而腾讯与阿里已经翻了个番。而且据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来看:腾讯第一季度净利润为人民币144.7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8%;阿里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利为104.4亿元,同比增长38%;而百度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7.77亿人民币,同比下滑10.6%。
四、业务结构
出现营收和利润相差越来越巨大的原因,主要原因是:腾讯和阿里巴巴现在都是生态型巨头,多元化布局,多元化营收。以阿里巴巴为例,除了核心的电商业务外,其旗下的金融业务—支付宝,泛文娱—淘点点、优酷、阿里影业等,物流—菜鸟网络,云计算等都在各自领域是领先地位,尤其是阿里云,这个过去十年一直不被人看好的项目,如今成为了阿里的一把“利刃”,按马云先生设计的“履带式前进”的规划:2017-2019年,当下已成600亿美元估值的超级独角兽蚂蚁金服领跑;2019-2021年则阿里云接棒;2021年-2024年,菜鸟物流将挑头,届时核心业务将大大得到补充,阿里每个阶段也有“核动力”推进。
腾讯也是如此,从QQ、微信,到腾讯游戏,再到腾讯文娱,以及投资领域的O2O本地生活、出行、电商等,其成熟的战略纵深,同样让业务营收呈现丰富多元化,马化腾曾表示:“过去大家都以为腾讯什么都会做,我们也走了一段弯路。这两年我们变化很大,把越来越多业务都砍掉了......自从进入手游运营后,很多精力都在布局全球手游,这是我们的主业。”如今,中国苹果应用商店里排名前十的游戏中,腾讯占6个;前二十中,占10个。
和腾讯阿里“多元化”的营收相比,百度目前还难以被称之为一家生态型公司,因为除了王牌项目百度搜索,以及勉强拿得出手的百度地图,百度在其他领域的投资似乎总是投什么失败什么,大部分项目都是在“赔钱赚吆喝”:百度贴吧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社区,一直未找到“准确”的盈利方向,去年还因“血友吧事件”造成严重的公关危机;百度外卖曾是白领外卖份额第一,如今也要被“卖身减负”;糯米、百度钱包等被动防御的意味更大,这也使得百度高达90%的收入依靠搜索引擎广告业务。
在传统的PC时代,浏览器是互联网的一级入口,百度通过“垄断”搜索就控制了互联网的“流量入口”,过着一种“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舒适生活;可是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APP成为了一级入口,百度“垄断”流量入口不在,同为一级入口,大家都各显神通,讨好用户比讨好“百度”重要,百度收“过路费”的舒适生活不再,此外在移动互联网的大势中,腾讯靠着“微信”无缝衔接,阿里通过淘宝和支付宝依旧掌握着用户交易的入口,而百度呢?暂时可依靠的只剩下pc 时代的用户习惯延伸到了移动端,所以百度渐渐式微。
作者:马辉,公众号:非著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