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一整个9月的漫长期待后,众望所归的十一长假终于来临。一早朋友圈便风云迭起,假期的愉悦感已经溢出字里行间。有享受家庭亲密时光的,有羡煞旁人环游世界的,有苦逼哈哈怨念加班的……众生百态。
节日的意义,一在于缅怀历史和老祖宗留下的情怀;二便是这可支配的时间了。
大概有一大部分人如我一样,对这连续不断饱满的时间有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感,就犹如对着一本大部头经典图书时候产生的满足感一样。
做个简单计算,十一长假8天,去掉休息和日常生活所需,按照一天12小时计算,我们可以拥有96小时的连续自由支配时间。
宛如怀揣巨大的后宫,96个佳丽等着被翻牌子,想想就激动的腿抖。
这是什么概念呢?
如果一小时写500字,可以写出5万字;
如果6小时读完一本非专业书籍(kindle读书平均时长大多在3~6小时),可以读16本;
如果出行,计算一下步数和行进公里数,怕也是了不得的数据。
能使用如此充足的时间,这样的长假实在值得好好规划一下。
如果你正好没有出行旅游的计划,又正好是宅同盟,那可以看看以下清单,一起享受被满满的时间包裹的幸福感:
推荐直接用量化时间的方式来做规划,看得见可执行
1、提前规划
在假期来临前一天,花1小时做计划。
提前决策,会省下假期里因为纠结到底做什么而耽误的时间,后面只需要安心执行即可。
计划建议按照早上、下午、晚上的整块时间来划分,不要太细,毕竟能严格执行计划的人太少。
以我为例,自由支配时间段按照4小时划分,8天的假期可支配为24个时间段:
上午:7:30——11:30、下午:13:30——17:30、晚上:19:30——23:30
2、花60%的时间,做最值得做的那20%的事情
想要提升满足感,需要做成一件使你最有成就感的大事。
比如完整的研究一个课题,比如学会一个技能,比如写一篇小说。
有两个关键点:
——这是一件能用完成度去量化评价的事;看得到成果才能更好的获得激励。
——这是一件有难度需要反复思考或练习的事。
举个例子,看一部电影,觉得非常棒,朋友圈里感叹一下,写个简评,那是消遣娱乐增加谈资;但若是把这部电影反复看几遍,宏观看背景导演同类片,微观扒出它的结构、剥茧抽丝研究它的台词,再写一篇几千字的观影报告,那便是增加能力的系统作业。
这件事,值得花最多的时间去慢慢打磨。按照二八原则,应当用80%的时间,但考虑到雀跃的小心情,建议用到及格线的时间就好。对自己宽容一些,反而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3、花1-2个时间段,做那些不重要不紧急,但已经烦了你很久,导致焦虑的事情
剪不断、理还乱的杂事,做完一件少一件,全部清理会让你通体舒畅。
4、花1天做一件新鲜事
比如一场展览,比如一次未知的散步或骑行,比如一次未曾试过的游戏和运动。相信我,偶尔的出行,会同时增加宅与外出的幸福感。
5、读1本很早就想读,却被耽搁下来的书
利用一整个下午,泡杯咖啡,点上香薰,窝一个最舒服的姿势,极乐不过如此。
6、用图文记录
让生活过的有实质,记录是最好的方法。哪怕是简短的几句话,用便签app简单编辑,配上美图,是日后回味的绝佳素材。
7、早睡早起
很多朋友在工作日时被逼着早起,假日便想好好睡个懒觉,这其实是顶不划算的做法。一来破坏了生物钟,二来,假期早起,多出来的时间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时间,不论做什么,都会让人有赚到了的感觉。
实际上,如果不是出于旅游的目的,把我们每个月的假期加起来,也有8天之多,足可媲美长假了。这些原则,应用到以一个月为周期的时间表中也是可行的。
时间很奇妙,它可以空无一物,也可以沉淀如实质,且看你如何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