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路上,妈妈说当时她们小时候最喜欢过年了,那时候就可以吃好多好吃的,穿特别亮的新衣服,可以满足这一年以来的小小愿望,好像这样才是过年。可是,现在的我们并没有非要过年才会实现愿望,并不是非要过年才会买新衣服,并不是非要过年才能吃到想吃的东西,并不是非要过年就会有浓浓的幸福感,所以,过起年来,和平常无异,年,好像是假的。
前几天,刷朋友圈,“年味越来越淡了”、“今年可能过了个假年”,无事看看其他文章,无非也是吐槽年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都只是去吃个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连看春晚的机会都没有、连吐槽春晚的资本都没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从每天都有亲戚可走到现在基本没多少亲戚可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亲戚可走但已经不想去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过年街上人山人海、电影院爆满、出门找个坐坐的地方都没有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过年只想宅在家里无聊。
仔细回想,好像少了那些心口不一的寒暄,好想少了那些刺耳的比上比下、问东问西,好像少了那些不太熟悉的人微微一笑的善意,少了本可以聚在一起的其乐融融,少了被问的哑口无言的尴尬处境,少了要准备好久如果被问到的台词,也好像少了那动不动就破的玻璃心和触一触就伤的自尊心。竟还有些怀念,毕竟那么多人也曾聚在一起过,而过年不就是要团聚,可惜哪有岁月可回头。
从三十到现在,只有一天算正日八经的在走亲戚,下午还是和一群年轻孩子提前就坐班车走了,没有太多的语言交流,我都怀疑我那天是不是去走了亲戚,还是去了一场风风火火的赶场盛宴。
说实话,过年很累的,有时做些自己不太会的事,有时说些自己不太在行的话,然后还要赶场聚一下,开溜后用生命去玩游戏,还要玩后扛着熬夜发这个东西,最后晚上失眠问自己要怎么过春节的几天假。最近看了《平凡的世界》第一本,好不容易看完了,感触于里面过年的气氛,我想我们是感受不到的。
过年,应该是自己让它不有趣的吧。就像我不懂开四个设备都要抢到票回家的决心,这样的年应该更有意义吧。其实我们会发现在外的游子在要回家或者在回家路上或已经到家后都喜欢发朋友圈表达一下激动劲儿,当时那种心情应该是真的。
想起大学时候,烦心的时候就回家,就算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但是有利于我们消化难过的程度。
现在上班了,也会有委屈和难过,但是回家后发现父母会因你的这些更放不下心,才觉得自己的这些都不算什么。
老赵告诉我说,如果你哥哥在外面工作,就算是再远、再穷、再狼狈,过年借着钱也一定要回家,一定要回家!
也许一个人在外面混的多厉害,在他离开岗位的那一刻一定会有人顶替他的位置,但是有一个地方不会,永远替代不了他作为孩子、妻子、丈夫、父母的身份。
懂得了这么多,可是这年还是无聊、累。
这年不假,可能我们都是假人。
让这年不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