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敏捷”(Agile)、“精益”(lean)、“设计冲刺”(Design Sprint)都是目前大热的创新方法论。其中敏捷概念主要在产品开发领域使用较多;说到精益,想必大家耳熟能详的是《精益创业》一书,听起来围绕的是从0-1的产品;似乎只有设计冲刺(Design Sprint)针对设计这一阶段。
(Udacity的产品设计课中,有教授设计冲刺的内容)
有关这一问题,medium上的作者Geert Claes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在他看来,这几种方法论之间不乏相似和重合的部分,只是在实际项目中,可以根据项目所处的阶段、团队的情况来进行选择。
(详见“设计思维” “精益” “设计冲刺” “敏捷”,创新方法论这么多,如何运用? )
如何利用这些方法论加速我们的设计流程,并从团队获得更多真知灼见?本书的作者,普华永道的产品设计师Alex Gamble则结合了自己的实践经历,将这几种方法论进行融合,命名为“敏捷设计冲刺”,并对这一方法进行了详尽的步骤拆解和描述。让我们看看他是怎样去做的吧。
引言
在今天的精益和敏捷产品开发世界中,我们需要在不牺牲用户研究环节的前提下,加速传统的UCD设计流程。
Jeff Gothelf的《精益体验设计》、谷歌风投的《设计冲刺》两本书中已经介绍过有关精益设计的内容。它们都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塑造了我在普华永道数字部门的实践方法。
“精益体验设计”这一商业策略非常清晰易懂,并且能够很好的融入到产品设计团队和管理团队的工作当中;另一方面,对于在体验设计领域还未能积累起多年经验的敏捷教练来说,谷歌风投的“设计冲刺”提供了非常棒的时间节点参考。
因此我将描述一种设计流程——它不是纯粹的“敏捷”(Agile)流程,而是将敏捷流程中的高效、UCD中审慎的调研过程和“精益体验设计”中的策略相结合。在过去50多个设计冲刺项目中,我不断地实践和完善着它。
最高效的设计流程并不局限于特定的法则,而是为团队和公司选择最适宜的方法。我把这一流程称为“敏捷UCD”或者“敏捷设计冲刺”,追求的是“敏捷”的精神,而不只是其字面意思。
这一综合方法涵盖了以下内容:
1)从用户研究开始
2)设计将围绕优先级高的“How might we”问题
3)与整个团队合作(设计师、开发人员、市场人员等)
4)使用极简文档来驱动设计决策
5)关注成果而不是具体的产品形式或功能
6)基于用户测试做快速迭代
7)快速回顾之前的流程,反思和提升
如果你对于体验设计、精益/敏捷的原则理解足够深刻,就总能够在UCD流程和紧迫的时间节点中找到平衡。
在本书中我将引述一种灵活的设计流程,在困难重重的项目背景中做出成功的产品设计。我们将在把握全局的前提下,探索敏捷设计流程的策略和方法。
实践中的敏捷体验设计:设计冲刺的两个阶段
我们能找到很多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论,但对于怎样将它一步步运用到敏捷环境中,却很少有人能讲明。下文将着重阐述这一点。其中的每一步流程都是基于我在普华永道设计部门的实践。
整个设计冲刺流程可以分为两部分:“为产品成功做准备”(Set up to succeed)和“执行”(Execute)。这两部分都由不同的步骤依次组成。
1)在“为产品成功进行准备”中,产品团队打开脑洞思考产品机会,聚焦团队成员的想法。同时大家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假设,并在用户研究中进行验证。当团队已经准备好进行具体的设计和迭代工作时,这部分就迎来了尾声。
2)下一步,你们将“执行”上一步中确定的“产品机会”。大家开始进行原型设计,并邀请至少5名用户进行用户测试。“执行”这一阶是反复进行的——重复的越多、产品越完美。实际上,我所在的产品团队至少会在首次测试时尝试二十多种不同的想法。
设计冲刺团队会由不同背景和专长的人所组成,例如:
开发人员、体验设计师、视觉设计师、市场人员、产品经理。
试着将团队成员控制在5~10人的范围内,人数太多会有太多想法,人数太少会缺少一些关键的见解。
组建好团队后,这两个步骤的内容可以在快速在一周内完成(例如谷歌风投的5天/3天设计冲刺-译者注)或者将战线拉长至2~3周。
当然,如果时间有限,则必须集中注意力解决最高风险的设计问题(下文将详细阐述)。如果高度集中解决两个设计问题的话,在一周的设计冲刺结束后仍然能够做到交付一个MVP,并已经经过两次的迭代和完善。
在我的经验中,一周左右的设计冲刺流程通常是这样(每天工作6-8小时):
1)为产品成功做准备
△ 第一天:打开脑洞进行假设
△ 第二天:进行用户访谈,分析访谈结果,更新假设
2)执行产品机会
△ 第三天:选出2-3个优先级高的设计问题,先发散后收敛
△ 第四天:画出解决方案的原型
△ 第五天:测试原型并迭代
△ 第六天往后:进行设计迭代、原型制作和测试,重复该阶段的冲刺流程
稍微复杂点的两周流程可能是这样的:
1)为产品成功做准备
△ 第一天:打开脑洞进行假设
△ 第二~三天:进行用户访谈,分析访谈结果,更新假设
2)执行产品机会
△ 第四天:选出4-5个优先级高的设计问题,进行发散
△ 第五天:收敛设计问题
△ 第六~七天:画出解决方案的原型
△ 第八天:测试原型并迭代
△ 第九天往后:进行设计迭代、原型制作和测试,重复该阶段的冲刺流程
我们必须记住,一旦完成了“为产品成功做准备”这一阶段的工作,就可以开始以一天为单位进行设计、原型制作和用户测试,并进行迭代。
当参与测试的用户开始向你询问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用上这款产品的时候,你就知道设计冲刺的环节可以告一段落,可以开始进入产品制作的环节了。
简明起见,本书中假设我们正在进行一个1.5~2周的流程。在实际项目中,日程安排可以根据项目需求进行调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