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大学之后,就没有在家过过端午节了。想想已经十五六年,有一种远古的味道,怪自己健忘,已记不清什么感觉!今年端午节之前,每次给老妈打电话,都在问我和老婆孩子回不回家。考虑来考虑去,老婆工作忙,孩子上学,还是自己一个人回家一趟。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外的人思念家人,家人也思念在外的人。这一出出内心戏,不需要排练,不需要任何加工,在中国的大地上不停地上演,自然流入,真情表达,牵动着万家。
回家的路很长,绕十八个弯;回家的路很短,在一念之想。从江苏一直南下,虽路途遥远,却挡不住回家的脚步。回到家,最开心的人莫过于母亲了!自古流传着慈母和儿郎的故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无不体现着母亲的大爱无疆。即使古代有名的孝子,也多讲对母亲的孝顺。古人对老人对母亲的情感是丰沛的,今人反而显得羞答答,不敢启齿,哪怕是打个电话也是三言两语几秒钟结束,甚至还带着埋怨和不耐烦。所以,不知道时代是进步还是倒退了,但有些东西毫无疑问是在退步。我不想去埋怨什么,更何况我还和那羞答答沾点边,虽能去深深地感受父母的爱、母亲的温暖,但总感觉少那么一点点孝悌之行,就像对待太阳和空气一样,觉得是应该的必须的正常的。所以我也算是不孝之人,“孝子”的美名只可远观,却显得那么虚幻。
每次回家,最忙最累的也是母亲,这次也不例外。每天早早的起床做早饭,做完早饭忙着买菜做中饭,然后忙晚饭,就这样每天的循环重复。看似简单的做饭,却是个累人的活。想着菜怎么搭配,想着谁谁谁喜欢吃什么,费脑子又苦身子。记得今年春节,我和老婆孩子都回来了。母亲每天五点钟就起床忙早饭,身体吃不消,腰腿疼痛严重,走路一拐一拐,还要坚持做饭。做儿子的,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像一根根针扎的!我每每跟母亲说,不要太辛苦,她好像早就准备了标准答案,“有什么辛苦的,你们在家,再累也喜欢”。每次都是念叨这几句,让人心里发酸。我知道这哪是她准备的什么标准答案,完全是她的真情流露罢了!可能对于天下母亲来说,孩子在身边,那是比蜜甜比花香的事,心情就像蝴蝶在花丛中翩翩飞舞,惬意悠扬,苦点累点又算啥!我的母亲就是这样,她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跟《卖米》里的母亲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我总想给她找个标签贴上,生怕找不到!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至真至朴至爱”比较合适。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所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在我这里像一颗沙粒微乎其微,根本没有作用。我已在外地漂泊了十几年,在外地成了家,偶尔回老家看看。除了祝福好像总是力不从心,什么也做不了,陪伴她们的时间真是太少太少。我经常做这样一个梦,梦见时间停滞,父母不再老去,我们依然年轻。我知道这只是梦而已,简直天方夜谭。每次回家,父母的白头发和那更加苍老的身影,就像千斤大石压着我的胸口,压得我喘不过气。我现在唯一的恳求,我不会发出“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叹,所以我必须与时间赛跑!当然,如果能够用我一生的碌碌无为换父母的一世健康长寿,我宁愿自己一辈子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