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是英国作家蕾秋.乔伊斯的作品。读完,为作者的文笔赞叹,为主人公的勇气赞叹。合上书,回味书中的优美语言,动人情节,忍不住,又从头细细欣赏。
书中描述了一个普通人哈罗德的故事。哈罗德是葡萄酒厂一个退休工人,他木讷,平庸。每天的日子平凡单调。直到他收到奎妮的来信。奎妮是他以前的同事,曾因替哈罗德背黑锅而被辞退。她临走前哈罗德没来得及说声谢谢。如今这封信也是绝笔信,她得了癌症,时日不多。哈罗德决心步行去看望她,并相信这一做法能治愈奎妮。这一路他思考了前半生,彻底触碰了自己的内心。虽然奎妮最后还是去了,但哈罗德的信念,行动,使很多平凡人膜拜,他成为那个国家,那个时代的楷模。最终,这个持续87天,长达627公里的步行,救赎了他自己,也挽回了他毫无生机的婚姻。
故事以哈罗德徒步经历与他的回忆两条主线交织进行。由哈罗德给奎妮寄回信,遇到加油站女孩开始。女孩对他讲:"你一定要有信念。你一定要相信那个人能好起来。人的大脑里有太多的东西我们不明白,但是你想想,如果有信念,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
女孩的话让哈罗德下了决心:穿越毫不理解的,只能想象的千山万水去看奎妮。他没有深思熟虑,也未加理智思考,就这么定了。包括手机,日用品都没带,甚至没同妻子莫琳告别,就直接出发了。
人有时候很奇怪,普通平凡的人也有可能有惊人之举,但这个举动往往又那么合乎情理,顺理成章。其实,存在的即合理的。
哈罗德童年缺少父母之爱,结婚后又不会去爱,失去孩子也让他失去了妻子之爱。他大半辈子碌碌庸常,不起眼,不被重视,而今,奎妮的重症唤起了他的心底之爱。
由刚开始羞于与人谈起,到后来自然平静地说起,中间他得到很多陌生人的祝福与帮助。哈罗德越来越自信,也在不断回忆,反思与莫琳的生活。
反过来,莫琳在哈罗德离开后也一直在思考,回味,咀嚼他们的几十年夫妻共同相处的日子。
后来,哈罗德的行为被媒体曝光,他成了英雄。受到一拨又一拨人的拜访与追随。在喧嚣面前,哈罗德保持初心,坚定不变。这也是哈罗德难能可贵的地方。
喧嚣如浪花,终究散去。哈罗德依然艰难地走在一个人朝圣的路上。他始终坚信:奎妮在等他。
当他终于完成跋涉,见到奎妮,奎妮果然在等他,只不过状态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肿瘤压迫着一只眼睛,嘴巴已经无法说话,但奎妮知道他来了。
故事以莫琳前往,与哈罗德相聚,二人回忆初相识的甜蜜,爆发一阵又一阵笑声的场景结尾。
合上书,去品味,去思考。无疑,书中带给人无限美好,爱贯穿全文,失去爱,寻找爱,找到爱。
朝圣路上是孤独的。但不管遇到什么,哈罗德不忘初心。虽然有过偶尔的动摇,但这偶尔的动摇使故事更显真实。
由此,我想到我们的写作。每个热爱写作的人,都像哈罗德一样,孤独地走在写作的路上。会枯燥,会迷茫,会怀疑自己,会质疑人生。但柳暗后是花明,低迷后是清醒。
由此,我想到我们的生活。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运转的轨迹,也有自己不同的历程。如此千差万别,如此风云变幻,谁又能说每个人不是在自己的朝圣之路上前行?
只是,朝圣之路充满未知,我们能不能在这条路上,心无旁骛坚持并走得更远?无论风来,雨来,无论花落,花开?
当我因琐事无法静心时,当我写文写不下去时,当我写完无人问津时,便会想起哈罗德的朝圣,似乎他在指给我一条全新的路。
周国平曾说过:“世上有多少个朝圣者,就会有多少条朝圣路。每一条朝圣的路都是朝圣者自己走出来的,不必相同,也不可能相同。”
那么,走下去,你的路注定与众不同。坚持你认为正确的,坚持你想做的,并把它做完,你也是朝圣路上值得喝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