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得一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概念是黄金思维圈。
概念词典 连载 文集已上线,我们一起打磨概念及其方法论:
一、文字解释
1.是认知世界的方式,有三个层面。从why出发,探究问题的本质,是最快速透析问题根源的一把利器。
Why: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的目标、理念;
How:采用什么方法、措施;
What:我们的产品表现形式。
2.西蒙·斯涅克(Sinmon Sinek),是最早将 why-how-what 的思维方式提炼成黄金圈的人。
他是在TED的一次演讲中提到的黄金圈思维的,那个演讲主题是“西蒙·斯涅克:伟大的领袖如何激励行动 ”。
西蒙·斯涅克用一个简单但是震撼的模型来阐释激励人心的领袖力,这个模型的核心是一个“黄金”圆圈,意思是领袖素质的根本来源是回答“为什么?”。他列举了苹果公司、马丁•路德•金还有莱特兄弟成功的例子,同时以蒂沃(Tivo)数码录像机为失败的典型。
二、图形解释
三、类比和隐喻
1.中国的一句老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说的就是外行或功力浅的人,只能看到做的事情的表面,而内行或有一定功力的人能透过表层看到事情的本质。
2.苹果公司Why的层面是“Think different”, How层面是极致的用户体验和先进的技术,What的层面是Iphone,高清视网膜屏、超薄的金属拉丝外壳等,整个公司的产品都是为围绕“Think different”这个理念,所以它并没有像当时其他的手机厂商一样一味的追求通讯质量,研发出独一无二的iphone。
四、例证
1.知道了老人为什么买梨,自然知道卖什么样的梨给她
一个老太太去市场上卖梨,第一个水果摊的摊主说:老太太,我这的梨又大又甜,不甜不要钱。老太太笑着摇了摇头走过去了。
第二个水果摊的摊主说:老太太,您买梨是自己吃还是给别人吃啊?老太太说:给我儿媳妇吃,她怀孕了,想吃酸梨。摊主说:您找对地方了,我这有种梨,能酸掉牙,保证您儿媳妇喜欢吃。老太太高兴的买梨回去了。
2.先想为什么做,再想怎么做
有一次吃饭朋友问我,知不知道如何快速学会画漫画。
我从小对画画一窍不通,按照之前,我肯定直接回答“不知道呀、没学过哎”。但是那次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她为什么突然要学这个。
聊了几句我明白了,原来她想在自己的文章里加一些有意思的数据图表,让文章更好玩。了解了她学这个的原因以后,我明确告诉她:这个用PPT就能搞定哈,你不一定非要花大力气去学画画。
我告诉了她PPT的一些神奇功能,然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做事之前先不想怎么做,而是想一下为什么做,这是我现在的一个习惯。
3.苹果公司的营销理念
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突破和创新。我们坚信应该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
我们挑战现状的方式是把我们的产品设计的十分精美,使用简单,界面友好。我们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最棒的电脑。
想买一台吗?乔帮主是黄金圈法则的践行者——The first thing we ask is what do we want people to feel.
4.情怀
在奢侈品行业,这点体现的更明显,以获得高额情感溢价,也就是当今的流行之说——他们卖的是情怀。People don't buy what you sale,people buy what you believe.
5.真正需要的是钉子能钉到墙上
我要买一个钢钻,直接去买就是了,不会去思考怎么买,更不会去思考为什么买。
但是就有人倒着思考,先思考why:为什么他要买钢钻,他真的需要钢钻吗? 深入思考后就有人发现:买钢钻的人,真正需要的不是钢钻,而是墙上的孔,这样才能更轻松地把钉子钉到墙里。
然后就有人思考how,怎么才能让墙上出现孔,再然后出现了射钉枪,钻头不需要了,钻孔不需要了,大家真正需要的是钉子能钉到墙上。
客户根本不需要什么钻头钻孔,客户需要的只是把钉子方便地钉在墙上。
至于到底用什么方式实现客户的这个需求,里面就有很多的创新机会了,射钉枪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
6.旅行为什么一定要住酒店
国内的携程等几家旅游业巨头都会涉足酒店行业,因为旅行总要住酒店嘛,确定了what,然后就是不断地围绕what去做“how”,如何让酒店更便宜,如何让居住更方便等等。
但是共享经济的鼻祖Airbnb则是反其道而行之,旅行为什么一定要住酒店?人们需要的真是酒店吗?可能很多人需要的就是一张床和一顿早餐,这也就是“air bed and breakfast”的由来。现在Airbnb的市值超过300亿美元,比携程加上去哪儿的和还要高。
五、练习方法
1.注重逻辑性
黄金思维圈有三个步骤,谈Why的时候,有没有逻辑并不重要。
但是,Why说完之后,紧接着的就是由Why生成的How,也就是从意义、价值、原理(问题解决、事物澄清领域Why就是原理)等方面推导出策略,没有逻辑性基本上是不能实现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当你遇到问题卡住的时候,你会怎么想?不具备问题解决能力的人,会陷入在情绪之中,不知道该怎么办。而具有逻辑性的人,他会调用自己的理性能力先暂停情绪反应,然后判断发生了什么问题(What),然后思考这个问题的Why和How,分析究竟是Why错了,还是How出了问题。
持续训练黄金思维圈,逻辑性会水涨船高,黄金思维圈和逻辑性相互促进。
2.学会假设
用理性分析Why - How - What,还要分析每个要素背后的假设。
试着看这几个问题:
Why:你认为你的Why是正确的,你的假设是什么呢?
How:你认为你的How是高效的,你的假设是什么呢?
What:你认为你可以做到What,你的假设是什么呢?
Why-How:你的Why可以推导出How,你的假设是什么呢?
How-What:你的How一定能实现What,你的假设是什么呢?
Why-What:你的What就能反映出你的Why,你的假设是什么呢?
对于简单的事情来说,很多假设来自你的经验,对于很多全新的(创业者、个人发展战略规划、犹豫不决的决策选择)领域尤其要注意。
3.在战略上持续投入,避免自己在战术上低水平的勤奋。
为什么要做、做事情的思路是什么以及要做成什么样子,遇到问题要如何回来校验假设等,不要等到问题出现了,掉在郁闷、焦虑、恐慌、抱怨的大坑里不肯出来。
4.为黄金思维圈增加一个What,那就是:What - Why - How - What。
第一个What的问题是:我要思考的事情是什么?
对“对象”身份、边界、属性的一个基本界定。
很多人在训练黄金思维圈的时候,在空想Why的问题,都不知道自己要想、要做的对象是什么,就去思考Why,很容易丧失方向感。
5.为自己强制增加触发器。
简单讲,就是遇到每一件事,首先问一问为什么,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请记住这个句式:“如果我要思考或者开始执行,那么,我要做的事情的Why是什么?”
如果你非要有“做多”的思维,那我就再送你一句话术:“我做这个事情是在What上努力,还是在Why上努力?”
6.八阶段训练法。
八阶段训练法是一个很有效的弹性训练法,你可以将训练次数分别设定为:3天、5天、3天、1天、6天、4天、6天、2天,每个阶段完成后就要休息1天给自己缓冲。
这个训练法里面有特别重要的就是第四阶段的1天和第八阶段的2天,这3天你要挑战的难度要比之前都要高,用自己的顶级标准要求自己。你可以试试看,第一阶段,每天训练一次黄金思维圈,然后休息1天,再连续训练5天,再休息1天……8阶段训练法完成后,你会发现自己彻底改头换面。
六、应用场景
1.改变思考模式
2.改善沟通
黄金思维圈,能迅速帮你找到对方没有说出口的真正问题与诉求,而一旦澄清了问题本身,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强调在你接收到对方的信息时,摆脱过去直接从“what”层面考虑的惯性,而是从“why”这个角度,一步步帮对方澄清问题,这才是有效沟通的核心与关键。
1)小丽的困惑:这个客户太刁钻
小丽不久前刚应聘到自己心仪的一家汽车4S店做销售员,试用期三个月。
就在这三个月期间,她接待了一位顾客,这位顾客上来一句话就是:“我想要一辆便宜的车”。
小丽听闻,就带着这位顾客介绍了几款他们店里便宜的车。
然而这位顾客听了她的介绍之后,又会不断地抛出新的问题——“这款车如果以后出现了磨损,它的维修费多少?”“这款车耗油情况如何?”“后期在使用过程中,会不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等等。
一个上午的时间,小丽使出浑身解数,应对这位客户的每个问题,然而当问题解答完之后,这位客户还是摇摇头,说再去别家看看,小丽顿时沮丧极了。
小丽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了其他业务员,老道的业务员会拍拍小丽肩膀:“没事,以后这种事遇到多了,就见怪不怪了。”年轻点的业务员会义愤填膺、替小丽打抱不平:“别灰心,这种客户活该买不到车,又要便宜又要性能好,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儿?”眼看实习期结束在即,小丽这边的业绩实在堪忧,她沮丧极了,无意中看到了我的文章,就鼓起勇气前来咨询。
小丽在和这个客户的沟通中,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她只是在不断地接招,遇到一个问题解答一个问题,然而客户真正的疑虑和问题,小丽并没有充分挖掘出来。
运用黄金思维圈改善后的场景:
某一天,小丽迎来了一位顾客,顾客进店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好,我想买一辆便宜的车。”
运用“黄金思维圈”,在小丽接收到这个信息之后,她第一步需要考虑的是,对方为何会提出“便宜”这个点?
小丽不应该着急带着客户去看便宜的车,而是应该试探性地问对方:“这位先生,您好。您是不是在担心,买到了一辆又贵性能又不好的车?您身边是不是有很多人都有了私家车?”
这样提问,可以挖掘出这位顾客的真实需求。
这位顾客有可能会说:“是的,身边好多人都有了私家车,他们也给我各种买车建议,说实在的,我不想和他们一样,但也不能买错了回去被他们笑话。
”这样一来,这位顾客之前没有说出来的心里诉求就明确了,那就是——不要买到一辆不靠谱的车,让朋友们觉得我被坑了,这样我会很没面子。
“是啊,您说的很对,现在私家车越来越普及了。不过这私家车也在不断地升级换代,毫无疑问,新出来的车不论款式还是价位上,普遍来说比前几年好了很多。”
说完这番话,小丽应该留意顾客的反馈,如果这个时候,顾客说——“我都到了这个岁数了,早就过了追时髦的年纪。我就想找一款经典的好车。”
第二步,小丽就应该从“what”层面进一步和顾客澄清,他认为的“好”具体包含哪些方面?
经过进一步确认,小丽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比如,她可能会发现,原来这位顾客之前说的“便宜”,并不是指售价便宜,而是指性能好,日后用起来省油、省维修费、经久耐用。
当然,顾客不可能说出来的一点是,他也希望4S店能给他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明确了顾客真正的需求之后,小丽再有针对性地介绍,亮出4S店的服务优势,这一单应该胜券在握。
第三步,如果需求进一步澄清了,但顾客就是迟迟没有行动,这个时候的小丽就应该从“how”的角度考虑,如何临门一脚,促使客户成单?
这个时候进一步明确客户要求后,比如有的客户会要求送很多汽车精品,有的客户希望店里能帮他加装倒车辅助摄像头,等等,小丽可以向销售经理求助,由销售经理出面谈判,促进成单。
2)一张图揭示沟通无效的死穴
下图中的沟通模式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方式,但很遗憾地告诉你,这种沟通模式往往是无效的。
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情景:
“亲爱的,我最近烦死了,你说我要不要和他分手?”某一天,你的闺蜜向你吐槽说。
你已经接收到了闺蜜的信息,似乎她在纠结该不该分手这个问题。
按照上图揭示的常见沟通模式,接下来,你就会去思考你该怎么说以及怎么说的问题了——
第一种解答:
“亲爱的,你的心情我非常理解,但是这毕竟是你们两个人的事情,我实在不好插手。”
回答完毕,你不禁为自己的冷静与理智暗暗叫好。
“啊喂,你还是人吗你?你是不是我闺蜜啊?我现在遇到了这种困境,你居然还打官腔?快说,我到底要不要和这个人分手!”闺蜜似乎更生气了。你很尴尬,是不是?
第二种解答:
“我早和你说过的,这个男人一点也不靠谱,论家境论实力都完全配不上你,真佩服你还能和他拍拖这么久,依我看啊,你们早该分了!”你直言不讳地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你的闺蜜眼含泪水:“没想到全世界的人不理解我就算了,连你也和他们一样!”你再想解释下去,发现对方已经把你拉黑了。你很蒙圈,对不对?
一般人习以为常的沟通模式恰恰是存在很大问题的,实际中这种沟通模式往往也被证明是无效的。
改善后的场景:
第一步,从“why”的角度帮挖掘,她的想法是如何产生的?
“哦?听起来你确实很苦恼。是不是最近出了什么事情啊?能具体说说吗?”
如果闺蜜不愿意说,这个话题就此打住;如果闺蜜愿意倾诉,她就会一股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全盘托出。
第二步,从“what”的角度帮她确认,有没有到分手的关键时刻?
整个过程中,你不需要给予任何建议,只需要做两件事:一是确认她的情绪,二是重复她的大概内容。“是的,听起来这件事确实让你很恼火。也是哦,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那些话,确实挺让人生气的。”
接下来,你的闺蜜她自己就会一二三对男友进行一番分析,以确认自己是否到了非分手不可的地步。
第三步,从“how”的角度给她赋能,让她感受到友谊的温暖。
前面的分析完成之后,此时的闺蜜应该有了自己的主意。这个时候,你只需要说一句话就好:“看来你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了,恭喜你。不论你做任何决定,我都会站在你这一边,给你提供无条件的支持,记得,要美美哒。”
希望黄金思维圈能改变你日常思考的路径,提高效率。
我是得一,我们下个概念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