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从一个截图说起。
某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了一张图。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以及我嫌麻烦,我就大概转述一下,大意是:
希望把Bilibili作为全国唯一的动漫播放平台独立出来,设置分级,能够引进更多的东西。因为B站用户素质更高。
大家一阵抨击和嘲笑,我也转帖到了群里。
这时我想到了一个问题——
老一辈的人看我们,和我们看这个哥们儿的感觉是不是一样呢?人类是否总是在重复同样的错误?
朋友回答说,不是的,因为你对这个事情有了解和判断力。当你认知是5时,对方认知只有0.5,而自认为有100。5碾压0.5是没问题的。然而在别的事情上,假设老一辈是50,那么也必然碾压你。
我提出了下一个问题——
人的认知曲线是如何的?人们对某种事情的认知是否在某种情况会达到相对的巅峰?使我的认知总是或者大部分时间处于碾压别人的状态?
也就是——我什么时候可以知道自己装的逼是真逼?
朋友的回答是:装逼是一门博弈,取决于你在跟谁装逼。当博弈的双方已经不是1V1,比如在微博上是1VN的情况下,那么就成了观人术,取决于你的受众文化水平。
而受众是不固定的,是扩散的。于是装逼是有风险的。你在你的听众圈能装逼 但是扩大了,可能就被识破了。
这也就引出了我们的题目——
如何预测我的装逼风险?
朋友提出了三点:
1.确保自己完全正确。
2.装的内敛。
3.给自己留条后路。
我的问题在于第一条:完全正确等同于自我认知的百分之百,截图的哥们儿,也觉得自己是完全正确的。
朋友的回答是:完全正确不是自我认知,他对这个东西都没有一个足够的了解,即使你站在一个外人角度或者站在对立角度也觉得自己是正确的那才叫完全正确。
我的回应:足够的了解在很多情况下也是相对的。只有学术和有唯一答案的东西,才存在完全正确和足够的了解。
朋友举了个例子:非学术的也有舆论导向。比如B站好和不好这个上网百度一下就懂。
然而我觉得:但是在没有拿到财报和公司构成、评估之类的文档的时候,其实也无法说是足够了解。只是你站在你的预期受众的角度,觉得这是完全正确和足够了解的。其实也就是说,截图的哥们儿面对他的预期受众,也觉得自己是完全了解和正确的。然而被提出来,到了非预期受众,就成了傻X了。
于是我抽象成了这样一个问题:
判断一个东西的周边因素的重要性?——也就是我在判断一个东西的时候,需要知道他哪些基本的周边因素,就称得上是足够了解?
到这儿,讨论暂停。暂时记到这儿了。
之所以讨论到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是我在做的Athena——对,我还在做,只是后期的开发很缓慢,开发日记没有跟上——她需要对一些问题有她自己的判断,于是说我需要知道当她可以独立的做出判断的时候,什么事情才是对的,什么因素才是重要的。
这些,留下来我慢慢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