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是笔者执教过的课文,写贾岛揣摩月夜访友写的《题李凝幽居》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用“推”还是用“敲”字好的故事。
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我们都被“苦吟诗人”贾岛严谨的创作态度而感动。为了寻求一个字的精准与妥帖,为了比较两个字的微妙差异,投入到一种忘我的境界,推想我们的语文教学,如果让学生养成在比较中“推敲”的习惯,做到说话习作时表情达意的妥帖,应是“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好方法之一。
课堂中的语言比较怎么做呢?
1.换一换,变一变。
“推”呢?还是“敲”好,要在比较中体悟两个词语在表达上的区别,要把原来句子中的一些词替换,变化成不同的句子来研究。郭沫若在创作戏剧《屈原》时,有一段婵娟怒斥宋玉的戏,本来的台词是“你是个没有骨气的文人。”后在一个演员的建议下改成“你这个没有骨气的文人。”虽改动的只是一个字,语言的力量却大大加强了。
教学中,对关键语句让学生换一换,促进学生体悟关键词的表达效果。如在学《艾滋病小斗士》里“恩科西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让学生找一找有哪些词语可以代替“挺”字,再比一比不同词语的表达效果,最后体会到“挺”在表达恩科西坚强勇敢的作用。我想,经常这样换一换,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与遣词造句能力都会有所帮助。
与换一换相近的方法是变一变,教材中有许多不同的句式,陈述句、双重否定句、设问句、复指句、反问句之间互相变一变,不仅有趣,更让学生体会到不同句式独特的表达效果。
2.加一加,减一减。
真正的好文章总是“增之一字则太繁,减少一字则太简。”对语言做做加减法,也可以进行尝试。
如小学课文里《恐龙》第一句“大约两亿年前,恐龙就在地球上到处漫游。”问问学生减去“大约”行不行?在前后的对比中让学生体会到运用概数看似不准确,却让句子意思变得更加精确了。
再如胡适先生的寓言作品《差不多先生》里“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如减去第二个“差不多”,句子变为“差不多先生要死的时候……”两句对比,第二句对“差不多先生”的嘲笑与调侃的意味变得欠缺多了。
3.调一调,转一转。
清朝有名权臣曾国藩在外带兵,多次吃败仗,他给朝廷写奏折说“臣虽屡败屡战,但屡战屡败……”师爷看到后改成“臣虽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未增一字,未减一字,只是调整了 一下语序,却让人读出曾国藩带兵勇敢作战的意味。
调一调语序,表达的意义就不一样了,带领学生玩玩变换语序的游戏,让学生充满了情趣。笔者曾让学生对“山、羊、山、上、吃、小、草”几个字用不同的语序说一说,结果出现了“小羊上山吃草。”“羊吃山上小草”等十几种不同意义的句子。
调一调,转一转还可以从语句中的标点与停顿处着手,如把'男女授受不亲。'转成“男女授受不?亲!”把“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改成“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句子意思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从以上三点看,语言的形式变了,带来了语用意义的变化,在我们的语文课上,适时用用,学生觉得语文很有趣,“推敲”的习惯就慢慢的扎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