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胜于言的教育
我出生再南方的农村,记忆中,上小学之前,母亲一直对我很严厉,做错了事,严重的会被罚跪,也会在屁股上挨巴掌,由于倔强,即使挨打也不会说违心的话认输,而这样只会挨打得更厉害,尤其是当我去河里游泳的时候。村子中央流过一条清清的河,有五、六米宽,最深的地方两米多深的样子,夏天的时候,那里就是孩子们的乐园,从五、六岁到十几岁不等。我也不例外,可是不知为什么,母亲对我下水的事特别敏感,所以玩儿的时候常常提心吊胆,有时候及时发现母亲远远地拿着一根柳条过来了,我就麻利地爬上岸,飞奔到一个地方躲起来,不够麻利的话,就会被揪着耳朵回家胖揍一顿,但即使这样也不管用,因为玩水对我的诱惑太大了,再说别人都玩我一个人在岸上多难过呀。我也常怀疑,我不是母亲生的,是从别人家抱养的孩子,因为母亲从来都不打哥哥和姐姐,单单对我一个人那么狠。有一次忍不住对母亲说,不喜欢我,干嘛要我,小时候掐死我算了,这样没心没肺的话让一向坚强的母亲流了泪,以后再也不敢说了。
后来才知道,母亲之所以那么严厉地不让我下水是有原因的,因为六个月大的时候和父亲、母亲在河边睡,不小心滚到了河里,差一点淹死,万分之一的幸运才活了过来,母亲是怕故事重演啊。
五、六岁的时候,母亲就让我拿着镰刀去田里割麦子,母亲说你干那半天的活我一会儿就干完了,为什么让你干?就是为了让你懂得劳动的辛苦。中午的时候,火辣辣的阳光照在身上,汗水一道道地顺着头发往下流,流到眼睛里,刺得眼睛睁不开,麦芒也会时不时地扎到胳膊,那样的感觉让人刻骨铭心,也让我不再像同龄的孩子那样只知道贪玩,而是学会思考一些问题,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好好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母亲听说有别的小朋友欺负我,母亲立即撂下手里的活,赶往学校,虽然妈妈赶到的时候,那个欺负我的小孩朝我脸上猝不及防地甩了一巴掌跑了,但是因为母亲对我的维护和爱,我不再惧怕,以后再有小朋友欺负我时我会狠狠地还回去,再也没有人敢欺负我。
初中的时候住宿,只是有一点轻微的感冒,母亲听说了,就立马步行了七八里的路(母亲不会骑车)去学校看我,那时候我一下子就哭了。
后来上了高中和大学,每一次回家,母亲都舍不得让我干活,即使上了班以后也是这样,尤其是冬天,我做什么都会被母亲抢去,怕我冻坏了手。
母亲大半辈子忙忙碌碌,没有怎么享过福。出身是地主的女儿,小时候却几乎没有享受过一天富裕的日子,甚至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幼小的时候就失去了外公,童年的时侯跟着姥姥舅舅们一起过着颠沛流浪的日子,少年的时候日子过的虽然清苦,但是因为几个舅舅的疼爱与庇护倒是没有受过怎样的委屈,也不曾怎样受累。但是嫁给父亲以后,就一下子跳起了家的重担,什么没干过的活都要去干,还常常因为爷爷的知识分子加地主的身份受尽了委屈和歧视。后来状况渐渐好了一些,因为父亲经商在外经常不在家,家里所有的担子都落在母亲一个人身上:既要去田里干农活,回到家又要做家务,照顾爷爷、奶奶。好像从我记事起,就是这样。不忙的时候,母亲会给我讲以前她以前的经历和家里以前发生的事,鼓励我要争气。
父母的感情很好,家里的经济条件也还可以,但是父母却一直过着这样聚少离多的日子,而母亲也总是有干不完的活,在我的记忆力,似乎从来未曾在母亲面前撒过娇,因为很少有静静地呆在一起的时间。虽然这样,每天有干不完的活,还要给爷爷、奶奶看病、煎药,但是母亲从来都没有怨言,还不忘在每天早餐的时候给爷爷、奶奶炖一碗鸡蛋羹,(虽然家里每天吃鱼吃肉都很正常,但是在那时的家乡已经很奢侈了)让我端到他们的床前。母亲对老人的孝顺恐怕连亲生的儿女都汗颜,可能是母亲是一个心很柔软很善良的人,不只是对爷爷、奶奶,逢年过节的时候也总会让我端上一笊篱家里做好的食物送给孤寡老人,对于上门乞讨的人,赶上饭点妈妈总是为对方盛上一碗热腾腾的饭,即使不是饭点,也不会让人家空手而归,或者粮食或者馒头,都会热情地送给对方。
母亲虽然没有上过一天学,不认识一个字,但是她的言行润物细无声地让我相信人性的善良与美好,在我的心灵铺下了和煦、明快的底子,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论碰到怎样的烦恼,我都不曾灰心,一直都充满着梦想和对生活的期待,也一直都不曾失去一颗充满宽容与爱的心。我想是母亲给了我创造幸福生活的智慧和能力。
我觉得母亲对我的教育就是行胜于言的教育,比很多大道理都管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对教育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