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夏天的这部爆款剧《小欢喜》近来确乎是话题度不小。最多出现的一个关键词就是,真实。可以说编剧,导演,演员多方面共同努力为大家锤炼出了这样一部作品。你们很多人肯定在想,我怀疑导演和编剧在偷窥我的生活。
确实,我也怀疑他们在偷窥我的生活。
尤其是宋倩和乔英子这一对母女。
我不能说我和我妈妈的关系和他们很像,但是其中很多相处的细节,我在真实生活中百分百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过。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宋倩和乔英子。宋倩原来是春风中学的老师,在影子很小的时候因为一些原因和英子爸爸乔卫东离婚了。在英子高三之前的十八年里,从剧情中大家的台词来看,乔卫东可能没怎么管过英子,这个没管过的意思应该是没有照顾过,至于经济上乔卫东对英子应该还是大方的。所以英子从小就是由宋倩在照顾。
为了照顾英子呢,宋倩辞去了在春风中学的教师职务,转做金牌私教,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照顾英子。可以说,这些年宋倩的个人生活也紧紧的跟英子的生活绑在一起,虽然她明明拥有令自己骄傲的事业。
就像宋倩有一句台词里说的那样:
“我们的目标是一样的呀!”
但这个选择并不是双向的。宋倩的人生全是英子,但是英子的人生不全是妈妈。她热爱天文,喜欢乐高,梦想是成为国家航天局的一份子。讲真,在我们这一代人里这是多么值得骄傲的品质,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怎么去得到。上大学本身也是为了给自己实现梦想提供更好的平台而已,不是终点,而是一条路而已。所以作为金牌教师的宋倩在这一点上面没有足够的认识,其实我是感到有一点意外的。她还是将清华北大作为女儿的目标,那她有没有想过女儿真的如她所愿上了清华北大,那之后呢,之后英子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人生中是一个怎样的定位,她又有没有想过呢。
在一整个人生的路上,我们首先要想清楚的,本身就是我们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所做的决定都应该和这个核心想法有关,而不是根据那些冷冰冰的数据去被选择。梦想永远都没有优劣之分。希望走出大山看看新的世界,这是一种梦想,就算有的人一出生就在你当时想去的终点,那也没有关系。只要你通过你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你每一个阶段的梦想,你就实现了自己来这人世一趟的价值。这种梦想并不是一定要干什么大事,追求简单幸福的生活也是一种梦想,喜欢一座城市想要深入了解这也是梦想,因为你对自己本身有想法去做的选择,都是值得的。
我没有统计过大数据,但是直至现在,很多人在高考完了,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很多家长还有孩子自己,都把学校名声和专业排名作为选择的标准。有些专业是什么根本不知道。这种情况其实比较令人惋惜。因为这相当于一个赌的过程。你在去试之前,就不知道自己到底合不合适。如果正好合适那很好,如果不合适,你就需要再去寻找。所以教育孩子们要好好学习的原因,不应该是为了让他们上多么多么好的大学,而是在中国的国情之下,分数越高,你才能有更多的选择,才能靠你原本的梦想更近一点,你才拥有更多把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底气和能力。如果把上一个多么多么好的大学作为目标,那到了后面一定会慢慢落后的。
所以宋倩其实完全可以支持英子去追寻梦想,英子连自己想上什么专业都给自己想好了,她自然而然就有那个动力去考到能实现她这个梦想的分数。本来这也是一个很高的分数。宋倩之所以只瞄准清华北大,其实可能还是基于世人的一种价值观。仿佛一提到这四个字就代表优秀,就代表高人一等。其实除了能博得外人的几句称赞或者是羡慕的眼光,自己从这四个字中能得到什么,依旧是要靠自己去把握的。这些称赞听听也就罢了。对自己的人生根本没有什么用。
宋倩那天执意要去拦英子不让她去天文馆做讲座,但是听到了英子做的讲座,她也被震动了,那一刻她看到了自己女儿身上闪闪发着的光。她爱女儿啊,但是一回到家,她的那种固有的想法又占据了优势。即便她想要做出些改变,身上那种带了十几年的想法一时半会很难改变。她就希望英子可以按照她规划好的路线走。英子是她的附属品而不是一个独立人格。她想让英子高兴,但是她又很难理解怎么才能让英子真的高兴。
说到这里,我很明显我肯定是站英子的价值观。但是,作为英子,她肯定也不同意她妈妈的这种价值观,然而那是这十几年如一日的把她拉扯大的妈妈,每天饭菜都是按时热腾腾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地出现在桌上,所有的生活琐事都是妈妈替她挡在外,如果不是妈妈自己也没什么资格去谈理想什么的。
这就出现了世纪大难题了,疼爱自己的妈妈,控制自己的妈妈,是同一个妈妈,那该怎么办。
同时对于妈妈来说,懂事听话的女儿,和有自己想法的女儿,是同一个女儿,这该怎么办。
我们既不能选择父母,也不能选择自己的儿女。说白了不论是父母,还是儿女,都是独立的人,在相处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把对方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格来看待。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去掌控另一个人的自由。说的委婉一点,是爱之切,说的更加真实一点,就是一种道德绑架。这种道德绑架在道德上还是无法脱身的。
所以,要怎么做才行呢。作为孩子来讲,我觉得如果恰好你的妈妈是一个控制欲非常强的妈妈,其实很多时候你选择心疼她所以你隐藏起自己的想法顺着你妈妈说。这就会让她认为你是真的很听她话,很懂事的孩子。我觉得陶虹老师在理解这个关系上是非常准确的,真的会比较像谈恋爱,这就好比一个你没那么爱的人喜欢上了你,你不忍心直接拒绝,给对方造成了一种你对他还有意思的假象。到后来你真的装不下去了,对他冷淡,你想想人之常情自然觉得你非常突然,非常让人难以接受了。对妈妈也一样,如果你因为一时的怕伤她的心,怕她生气而隐藏你自己的想法,这只能说到后来积累越来越多委屈的是你。而当你爆发的时候妈妈惊讶和不解,甚至做出一些过激的举动,也就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你确实一直都没有让她了解到你。
作为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哪怕是要牺牲短期的误解和伤心,你也要让妈妈知道,你就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人,你很爱她(这一点你也要用实际行动让她感受到。一定要用实际行动),但是你已经下定决心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走。这一个千万不要瞒着你妈,反而时常给她洗洗脑也是可以的。妈妈都是希望你少走弯路,但是对于一个独立人格来说吃苦就是必须的,你也需要用你的实际行动告诉妈妈,你可以。就像英子的演讲一般。你就嘴上说说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多主动跟你妈妈分享你感兴趣的东西,不要怕说,哪怕她刚开始完全不理解你,下禁令,多说多说,她一习惯了,自然而然就接受了。
如果你自己恰好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妈妈,首先,要承认自己是没有足够尊重和了解孩子的。你对孩子的悉心照顾,和你的付出,这不能与他们的人生进行等价交换。这是两码事。所以尽快的,需要把你自己的人生和孩子适当的分离开。这是一个思想上的矫正过程。你的价值除了体现在教育孩子上面还体现在别的地方。你只有找到自己存在的别的价值,你才能知道孩子只是你的一部分。她该吃的苦你一样也没办法替她吃。如果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够好是因为当年自己父母管的不够所以想弥补她,也是不行的。你花再多的精力,人生要经历的起起伏伏她必定要自己面对的。所以,既然知道结局,就在思想上不要花那样的精力了。也不要背上我女儿离开了我就不行的思想包袱。你可以在生活上照顾她照顾好,真正的去了解她的喜好。如果孩子发现自己的父母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感兴趣,其实她会非常非常开心。
不管如何,这都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想要越来越好,重点还是在于一个前提,把对方都看作是,独立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