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读完的第一本书是《如何阅读一本书》,把自己读完心得总结如下:
阅读分为四个层次:
基础阅读
基本就是指我们小学毕业所达到的初级读写能力,而我们很多人的阅读方法正是这种基础阅读,一直逗留在最基本水平。所以才会对一些结构严谨,逻辑强的书很难读下去。而这本书就告诉我们,阅读是有方法的,这里,我们就一起进入下一阶段。
检视阅读
首先,拿到一本你不知道是否适合你或你需要的,或者是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就要快速浏览了,按照序,目录,索引页,书衣,主要篇章以及相关摘要,浏览一遍,再把正本书从前到后大致翻翻,尤其最后二三页。这么做,最多一小时甚至几分钟你就可以粗略的翻完一本书。
而面对一本难读的书,我们就要粗浅的读一下了,只要遵循一个规则就是从头到尾读一遍,遇到不懂的地方直接过,不要停,不要回头看,不要思索,不要查询。这么做的好处,我们能完整的读完这本书,就算掌握一小部分也比因困难重重中途放弃要好很多吧。
检视阅读就是一种快速阅读,确实,大部分书中,真正有用的东西只是占很少的一部分,快速阅读确实能节约很多时间,但有些书有些内容就需要放慢阅读速度,不要一味追求快有损理解。检视阅读非常有助于我们作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所以,拿到一本书,一定要先按检视阅读的方法过一遍。
分析阅读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分析阅读,在分析阅读前,我们还是得要说一下检视阅读,它的略读和粗读都是我们作分析阅读的前提,有系统的略读是为了我们了解一本书的架构;粗读是帮助我们了解全书内容必要一步。
我们要学会给书分类,大的分类有虚构小说类,比如(小说,戏剧,抒情诗,史诗等)和论说性的书,而论说性的书又包含实用性【像一些指南类的,实用手册(医药,工程或烹饪),商业,教导性的(经济,伦理或政治问题还有演说),关于方法的学习技巧的】和理论性[分析讨论性的,历史,科学(几何学,心理学,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和物理学)]这些标准并不是绝对的。
给书做出分类,我们就要找出这本书的架构也就是透过血肉看到骨架,首先通过一个句子或者一小段文字叙述整本书的内容。然后将书中重要篇章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大纲,再把下面各个子类目一一列出纲要。一本好书,就像一栋好房子,既有独立又要连接。
如何拟一份好的大纲?
将全书分成几大主要部分,然后把第一部分内容按顺序与关系一一罗列出来,然后再把每一个要点按顺序与关系列出重点,如果哪个重点下面还有重点也要列出,以此类推,把其他其他几大部分也按这种方法一一分解。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按这个思路画出思维导图。
完成这些工作,我们也就明白作者作者的意图。至此,我们只是完成分析阅读中的基础阶段,比较浅显,仅仅是构建出全书的架构而已;我们要要想从真正的理解一本书,获取作者的思想与知识就得随着作者的思路分析内容,这个阶段,也有四个规则供我们依据。
一,找出书中重要的关键字,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正确词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和作者达成共识;二找出关键句,主要就是一些我们不能马上理解的句子,还有的比较明显就是作者给出的判断或是一些给出理由得出结论的句子,通过关键句总结主旨;三.对书中每个部分,通过一个或多个段落找出关键句按照先后顺序得出主旨组成论述,再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最终明确作者的主张;四,最后,我们也就完全明白了作者在书中想要表达的主要问题和答案。
还有一部分主题阅读,以后再做总结。
希望在阅读的路上越走越远,期待与你同行!